本篇文章1037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今天,北京市生态和环境局宣布,在2019年,通过全市的共同努力,与正常同期改善区域空空气质量和有利的气象条件相比,北京的大气环境中的四个主要污染物,如细颗粒物(pm2.5),有了明显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为42μg/m3;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稳定达标,连续三年达到个位数。北京空燃气质量不断提高。
2019年,北京市优良天数为240天,占65.8%,其中一级优良天数为85天,二级优良天数为155天;2019年有4天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pm2.5,全年无严重污染日。
从月变化来看,2019年四大污染物仍以“秋冬高、春夏低”为特征。其中,2019年5-9月pm2.5的平均浓度基本相当于国家空气体质量二级标准,8月份的平均浓度为23 μ g/m3,为监测pm2.5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从空的分布来看,2019年pm10、pm2.5和no2仍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特征,so2在全市处于低浓度水平。其中,2019年,密云区和怀柔区年均pm2.5浓度分别为34和35 μ g/m3,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19年,“粗、细颗粒物”改善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细颗粒物方面,pm2.5优良天数显著增加,达到187天,首次超过50%,是2013年的2.6倍;粗颗粒物方面,截至11月底,北京累计降尘量为6.0吨/月?平方公里,同比下降22.1%。
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尽管北京市每月的空气体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但秋冬季的污染仍然很严重,pm2.5的平均浓度比其他时段高33.3%。2019年四天的重污染都发生在秋冬季。空和北京之间的特征变化表明北京的pm2.5是逐渐均匀化的。南北差距从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23微克/立方米。
然而,与城市非交通环境相比,交通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从年平均水平看,2019年交通环境no2、pm10和pm2.5分别比城市平均水平高48.6%、8.8%和9.5%;从日变化来看,2019年交通环境中的no2比全市高17~21 μ g/m3。
自1998年以来,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一直在不断下降。从各种污染物的达标情况来看,2004年so2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9年pm10和no2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pm2.5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北京空燃气质量的改善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