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9字,读完约6分钟
19岁的少女小霞怀着“变漂亮”的愿望,精心挑选了一家上市的隆鼻“大机构”,但从未离开过手术台。
1月7日清晨,贵阳市云岩区卫生规划局出具报告,确认患者夏某实施的手术为“隆鼻、加长鼻子、综合塑形软骨及双耳鼻尖”,主刀人为李默康医院外科门诊主治医师张某。手术过程中,夏某出现肢体僵硬和痉挛,转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后死亡。
利美康医院是新三板的“第一家隆胸公司”。1月7日,李米康在经历了鼻整形术患者的死亡风暴后宣布紧急暂停交易。中信经纬发现,涉案医院的公司因非法广告被罚款,而这次曝光的救援细节也引起了很多质疑。
文|高晓桐
手术记录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1月3日,在贵阳第一场雪融化之前,大二学生小霞(音译)选择了贵阳最大的整形医院丽米康,在她母亲的陪伴下进行隆鼻手术。下午1: 00,我母亲看着小霞被推进利默康医院的手术室,但7个小时后,她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见到了女儿。这时,小霞被宣布死亡。
▲利默康声明来源:利默康关伟
随后,李美康于1月4日中午发表声明,称“客户术后出现‘恶性高热’症状,我院认为是麻醉并发症。”
众所周知,恶性高热是一种以高代谢为特征的遗传病,发病率极低,死亡率极高。丹特林是一种特殊的抢救药物,疗效显著,可将恶性高热的死亡率从90%降低到10%。
根据李美康医生的手术记录,“13: 09麻醉插管成功,17: 24手术结束。”17: 30,病人突然出现肢体痉挛。对此,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的一位外科医生质疑说,如果真的是麻醉剂引起的恶性高热,病情会发展到威胁性的程度,患者不可能在手术中坚持4小时而不采取对策。同时,她认为手术记录中的低血压与高体温是矛盾的。由于肌肉痉挛和体温急剧上升,恶性高热一般不会同时出现低血压。因此,病历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与此同时,小霞的家属告诉媒体,医院在秘密将病人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没有通知家属,这再次引起公众质疑病人的死亡是否与医院救援不力有关。
一些整形外科医生说,如果事故原因是恶性高热,正如医院所说,医院和医生都没有责任,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的麻醉并发症。然而,事故发生后,医院没有将情况告知家属,并未经允许将其转移到医院进行急救,这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
关于是否对涉案医院采取相关措施,1月7日下午,贵阳市云岩区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表示,“患者(家属)已申请尸检和医疗事故鉴定,需要等待两者。在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将在省卫生计划委员会的指导下进一步处理它们。”
所涉公司因违反广告规定而多次被罚款
小霞的意外死亡将上市公司丽米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月7日,李米康发布紧急暂停通知,称最晚恢复时间为2019年4月6日。
据公开信息,利美康主要从事整形外科、口腔医学、激光微修整等整形美容服务。它于2015年6月4日被列入新的第三届董事会,被称为“第一次隆胸”。2017年5月,李默康在贵州省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登记,开始接受太平洋证券的上市辅导。然而,在那一年的12月,他决定暂停咨询,并表示将尽快恢复上市咨询等相关工作。2018年5月25日,力美康因达到创新水平标准而成为创新型企业。
根据2017年年报,力美康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52.64%,净利润2465.41万元,同比增长4.02%,其中整形手术业务约占公司总收入的45%。2018年前三季度,利默康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3.57%,净利润1319.1万元。
截至2018年6月,力美康已在深圳、北京、遵义等地开设了9家分店,并在省内外拓展了近20家门店。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营业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拥有13个国际标准超净层流手术室和多个标准手术室,拥有230多张诊疗床位。
多彩贵州网报道称,公司还提出了“333”战略目标:计划在2023年实现300家连锁店,年产值超过30亿元,市场价值300亿元。
然而,随着快速扩张,李米康旗下的一些公司多次被罚款,涉及非法广告等。
中信经纬发现,2015年11月,丽美康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都武侯丽美康李珏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被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处罚。2017年9月,北京丽美康岩岸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因“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超出注册医疗主体范围”被北京市卫生局处罚。2018年7月,丽美康控股旗下的都匀丽美康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因“广告内容虚假”被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处罚。
03“重打击,轻治理”治标不治本
近年来,从超级女生王贝到19岁的小霞,因“整容死亡”和“整容毁容”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常青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勇告诉中信经纬,医疗美容行业一直存在很多争议,行业不规范,价格不规范、不透明。然而,这一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上海侨联、韩梅等机构已成功融资并获得可观利润。
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迟芬芳告诉中信经纬,大多数医疗美容机构的经营者不是医疗行业的,他们对医疗美容行业和医疗美容相关技术缺乏了解。此外,医疗美容行业具有突出的市场性,更加注重利润,导致大多数医疗美容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重营销轻医疗”的模式。
此外,他说,医疗和美容行业的监管仍存在缺陷,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医疗和美容行业频繁出现市场混乱:合法医疗和美容机构的扩张导致医生可用设备短缺,从而降低了安全标准并导致安全。风险问题突出;进入门槛很低,非法医疗和美容机构不断出现,消费者安全更不安全。
如何控制医疗和美容行业的混乱?迟芬芳认为,医疗美容行业不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而是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医药和器械制造商、中游医药和器械代理商和销售商以及下游医疗美容机构,其中上游和下游是医疗美容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问题最多的部分。同时,娱乐文化、广告媒体和医疗审美中介的o2o平台都是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因此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也具有多头共管的特点。
迟芬芳表示,虽然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了该行业的整顿,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核心问题在于日常监管“重打击、轻治理”。“问题发生后通常是一段艰难的时期,然后强度会变小。医疗和美容行业的问题将是“它们在春风中又长高了”。”志香说。
迟芬芳认为,目前医疗美容行业监管的主要漏洞在于治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准入门槛低、资质审批制度不完善、行业协会监管不力、监管部门之间合作不协调。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隆胸第一股"陷整容致死风波 医美行业乱象怎么管?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