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8字,读完约4分钟
1月3日晚,华林证券宣布最近收到《关于限制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活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根据《决定》,中国证监会对华林证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限制新业务规模三个月。
这是2020年第一笔经纪“罚款”。业内普遍认为,这种行政监管措施较为严格。
当天晚上,时代财经致电华林证券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有意采访此事。该工作人员回应时代财经说:“此事刚刚宣布,不便回答”。
当时代财经问及“什么时候方便回复”时,工作人员说:“我们明天(4日)会与董事沟通”,后续回复视沟通情况而定。
随后,资深投资银行家王分析了的情况,并表示:“证监会这次对新业务的限制影响有限。但是,这将对其利润增长、后续客户和业务发展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显示,去年12月,中国证监会连续6次因券商合规问题发出罚款,其中国源证券、浙商证券、招商局证券、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和广发证券均榜上有名。
王坦言:“目前,监管呈现出严格的趋势,2019年将有很多券商受到处罚,涉及各种处罚。”“改善内部控制非常困难。良好的内部控制应该是全面的风险控制,平衡风险和回报。”
截图来源:华林证券公司公告
《决定》显示,华林证券有七项违规行为:
首先,公司章程和各种制度没有规定内部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
第二,在对高级管理人员和下属单位进行评估时,合规总监没有出具书面的合规专项评估意见。
第三,对子公司的合规控制不够,如从不检查子公司的合规性;从私募子公司中挑选的合规官主要在母公司工作,而不是从替代子公司中挑选合规官。
第四,投资银行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涉及重大风险或违规行为的责任人或部门未被追究责任。
第五,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大量职位由相关人员担任,甚至一些关键职位由一人兼任(代理),难以在公司内部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衡。
第六,总经理李琳除了在公司工作外,还担任深圳利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董事
第七,监事会主席的任命不符合公司章程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公司董事会的授权不明确。
中国证监会认为,该决定中提到的违规行为反映了华林证券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华林证券在公告结束时表示,“公司已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整改。”
根据公开信息,华林证券于2019年1月17日上市,上市时间不足一年。然而,上市后,华林证券似乎一直处于“倒水”状态。
让我们先看看华林证券的盈利能力。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19年11月月度收入报告,华林证券累计营业收入为78713.97万元,累计净利润为34695.32万元。经纪行业的利润指数排名较低。
事实上,2019年第三季度,华林证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7.54%,成为唯一一家收入同比下降,但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的上市券商。
此外,华林证券经历了频繁的高管变动。根据华林证券2019年5月24日发布的《关于回复深交所询证函的公告》,2019年4月和5月共有16名高管发生变动,可谓“大变动”。
对此,深交所进行了询问,并要求华林证券“说明最近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频繁变动的原因,以及是否对贵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了影响。”请检查并说明贵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各种职务的情况,是否能保证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制衡,是否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相关工作。”
2019年6月,华林证券合规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赵家华因个人原因辞职。直到同年12月,新的合规总监和董事会秘书正式上任,不再由一人兼任这两个职位。在过去的六个月里,这两个职位已经被其他高管取代。
从股价来看,1月3日,华林证券收于14.79元,下跌1.6%。然而,根据choice数据,其股价目前处于高位横盘状态,比市场青睐的发行价高出约310%。其股价最高点为21.45元(2019年6月25日)。
自上市以来,华林证券的股价有涨有跌。截图来源:wind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券商监管趋严 华林证券收新年首张罚单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