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9字,读完约3分钟

上海证券报(记者金家杰)随着中国债券市场日益国际化,如何处理债券市场的本土实践与国际实践的关系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在最近举行的中国结算海外投资者2018年年会圆桌论坛和中国债券-海外机构投资指数会议上,嘉宾们讨论了这个话题。

中国债市国际化深入推进 探寻市场实践最优解

近年来,实践证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基于直接持股制度的全球准入/直接入市结算代理模式有效支持了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进入市场的投资者类型的多样化和人民币债券持有量的增加,海外投资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同时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对国内中央托管人和结算代理人的服务优化和产品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与国外许多地区采用的间接持有(名义持有)安排不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直接持有制。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从法律角度来看,主要是指投资者是否与发行人直接关联,是否直接享有证券所有权。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的直接持有和结算代理制度具有明确的法律关系,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且不影响托管银行等中介机构为投资者提供附加服务的功能。韩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铁成表示。

中国债市国际化深入推进 探寻市场实践最优解

他进一步指出,海外间接持股制度可能会影响所有权的明晰度。例如,在雷曼兄弟破产后,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向清算机构证明他们是资产所有者。

最后,优化国内回购协议、完善抵押证券快速处置的法律保障、兼顾国内和国际惯例等措施是从法律层面支持债券业务创新和国际化的较好途径。杨铁成说道。

从服务需求方面来看,富达国际中国区运营总监安森·袁认为,全球联通模式下的直接市场准入渠道(结算代理)和香港债券联通模式下的间接市场准入渠道各有优势。一般而言,规模较大、需要进行多品种交易且已进行境内外汇交易的机构更倾向于选择全球互联(Global Connect)直接进入市场。提供对当地惯例和监管趋势的最新解释、持有的营业执照和提供的交易报价、提供现金报告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一点对接的服务能力和次级托管银行的资格是海外投资者对结算机构的重要关注。

中国债市国际化深入推进 探寻市场实践最优解

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香港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毕玉生和花旗银行金融市场与良荣期货证券服务部中国区负责人彭振宇分别介绍了他们在交易代理、做市商和证券服务方面的经验以及国内外的差异。他们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应该谈论出售空色变,并表示他们正在探索债券借贷、现金管理和外汇服务等新领域

中国债市国际化深入推进 探寻市场实践最优解

圆桌会议嘉宾一致认为,采用市场最佳实践或协调不同实践是应对本地和国际实践的最佳解决方案。深入培育证券服务价值链,探索产品和服务创新,是应对新挑战、新机遇的最有力途径。在债券市场领域,继续发挥在岸市场安全、简洁、透明的直接持有模式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结算代理银行面向国际市场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功能,以单层账户、多层服务,不断发挥创新活力,应该是推进结算代理模式增值服务、提升在岸金融机构国际化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中国债市国际化深入推进 探寻市场实践最优解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