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4字,读完约4分钟
据生态环境部1月13日消息,1月12日至13日,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召开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结2019年工作进展,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安排2020年重点工作部署。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的发展观,坚决打赢反污染斗争,加快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李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今年是战胜污染的一年,也是确保“十四五”计划顺利启动的基础年。
李指出,到2020年,要保证分阶段治理污染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增强获胜的信心,坚持同一个方向,保持力量,做好战胜污染的工作。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在多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服务。注重方式方法,突出精确污染控制、科学污染控制和依法污染控制,严禁一刀切,避免简单粗暴的处置措施。坚持实事求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做好工作安排,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增强忧患意识,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牢牢把握环境安全底线。
李要求,2020年要突出重点,补短补弱,扎实做好12个重点工作。
首先,我们必须深入贯彻新的发展观。我们将继续深化排放控制服务改革,实施多种措施,通过生态环境监管服务促进优质经济发展,支持实施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第二,我们必须坚决打赢蓝天防御战。全面完成“打赢蓝天防御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抓紧抓好秋冬季重点地区空气污染综合治理。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继续整顿分散污染企业,进一步推进柴油车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非重点地区的污染控制。
第三,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保护清水上。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巩固饮用水源环境修复的效果。继续开展城市黑臭水整治。进一步推进入长江、入渤海排污口的溯源和整治。开始调查和整治进入黄河的排污口。全面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处理。
第四,坚定捍卫继续的净土。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应用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成果。加强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和建设用地整治。深化无公害城市建设试点。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组织危险废物专项调查和整治。
第五,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协调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价优化和探索划界。开展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继续加强对绿盾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尽一切努力推动第十五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
第六,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施“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计划。在一些地区和重点行业,启动了二氧化碳高峰行动。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实施。继续促进气候变化方面的南南合作。
第七,我们必须确保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加强国家核安全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核电厂、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安全监管。继续推动历史遗留核设施的退役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完成国家控制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建设。
第八,依法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积极配合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推进长江保护等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继续组织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和专项检查。继续开展蓝天防御战,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提供定点协助,统筹加强监管。
九、必须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完成国家空天然气、地表水和海洋监测网络的并行连接。研究和构建生态监测框架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执法监管。加强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十要着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制定并实施中央和国家机关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清单。基本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全覆盖。支持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开始运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引导。加快生态环境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建设。对环境紧急事件做出快速而恰当的反应。加强执行《公约》的国际交流和能力建设。
第十一,要统筹规划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生态环境工作。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推进重点地区专项规划的编制。
十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巩固和深化“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教育成就的使命主题,着力解决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0年扎实做好十二方面重点工作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