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4字,读完约7分钟

昨天,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感染的消息被发布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的一些人纷纷转载,引起了恐慌。

中国确诊18例感染?真相:2011年至2017年相关案件摘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主任医师刘洋说:“目前我国已确诊18例临床感染超级真菌病例,其中15例发生在沈阳。据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和实验室主任尚虹及其团队在2018年美国著名医学杂志《新感染》(eid)上发表的文章《中国沈阳市第一份耳念珠菌报告及危险因素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0月,从中国沈阳市15例住院患者中分离出耳念珠菌,其中部分为感染病例。

中国已确诊“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看完这个再说

另据了解,另外三起案件发生在北京。

△尚虹和他的团队在2018年著名的美国医学杂志《新感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美国爆发的“超级真菌”已被列入“紧急威胁”名单

据《纽约时报》4月6日报道,去年5月,一名老人在纽约西奈山医院接受腹部手术时被发现感染了一种“神秘而致命的”真菌,医院很快将他隔离在重症监护室。

90天后,该男子在医院死亡,但这种致命的真菌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医院专门对墙壁、床、门、水槽和电话进行了消毒,甚至拆除了一些天花板和地板。

目前,这种超级真菌在包括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州在内的12个州流行。

最近,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将耳念珠菌列为“紧急威胁”。根据官方网站的最新报道,美国的感染病例数量已经上升到587例,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死亡。

刷屏幕的“超级真菌”是什么?

读完以上新闻,很多人可能会感到莫名的恐慌,认为自己可能被感染了。事实上,我们根本不需要恐慌。为什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主任医师刘洋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重症监护病房中耳念珠菌的爆发与控制》中提到,耳念珠菌是一种古老的系统发生菌株,具有明确的地理分布特征,已存在多年,但以往的方法不足以对其进行鉴定。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它已经逐渐被发现和认识。它对许多常见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和伏立康唑)不敏感,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病例主要发生在医院,而中国的病例主要在北方,而在南方则没有类似的报道。

中国已确诊“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看完这个再说

因此,耳念珠菌是一种医院感染,一般公众不是易感人群。早在2009年,一些研究人员在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发现了这种真菌。

什么是医院感染?

简而言之,在医院获得的感染通常发生在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其是住院病人),正常人不容易被感染。

这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长期使用静脉/动脉留置导管的患者、术后患者或免疫缺陷患者,因此一般人群不必过于恐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警告医疗机构,耳念珠菌通常通过伤口、呼吸机和导管感染患者,医院和长期护理机构中的患者尤其容易受到感染。

也就是说,长期不使用导管且没有严重免疫缺陷的住院患者基本上没有感染的风险。

为什么“超级真菌”源于医院感染?

对此,江苏省医院院长陈文森表示:

做好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确实不容易,经验教训也可以作为好论文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重症监护室耳念珠菌的爆发与控制》,通过临床微生物学技术、分子测序、流行病学调查和新病原体流行病学大数据分析,证实该院耳念珠菌的传播与可重复使用的腋窝体温计有关。这种新的病原体可以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并在医疗环境中传播。

中国已确诊“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看完这个再说

“不要因为善良或邪恶而犯错误。”有时,感染爆发的原因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基本环节或操作”。基于这篇文章,我们还可以一窥感官控制研究的最高水平,或者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以及团队中应该包括什么样的专家,这不仅需要流行病学、传染病、临床试验等。,但也需要一个专家团队进行大数据研究和分析,以便了解区域或全球的流行病学情况。感染的爆发是可以控制的,但很难预防,这一点在指南或法律法规中没有得到体现。

中国已确诊“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看完这个再说

从理论上讲,医院感染和感染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有时也发生在高收入国家。应提高对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依从性,减少或消除因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和原则而导致的不良事件。

中国已确诊“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看完这个再说

总结为十二个字:“不可避免,减少事故,消除错误”。

为什么美国疾控中心如此关注耳念珠菌?

耳假丝酵母是一种新的真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注耳念珠菌有三个主要原因:

金黄色念珠菌一般具有多重耐药性,这意味着它可以抵抗多种常用于治疗这种细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即使是临床上常用的氟康唑也是束手无策,难以治疗,可能导致死亡。

诊断和识别很困难。用标准的实验室方法很难鉴别这种细菌,如果没有特殊的技术,它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其他念珠菌。

这种细菌导致了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爆发。因此,关键是要快速识别住院患者中的耳念珠菌,以便医疗机构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其传播。

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实验科学部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实验科学部主任王辉曾经说过:“超级真菌可以在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皮肤上以及医院设施的表面上长期存活。如果感染控制措施薄弱,很容易导致医院内爆发感染。”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防止感染“超级真菌”?

医疗机构,尤其是医院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应该做些什么?2017年8月,英国公共卫生部(phe)更新了目前的耳假丝酵母指南,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病人关键感觉控制措施

1.在单间隔离和隔离感染者需要单间独立的浴室设施。

2.对于从受感染医院或外国医院转来的患者,采取隔离措施,直到获得筛查结果。

3.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用自来水和肥皂溶液洗手,然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如果有接触病人皮肤或病人血液和体液的危险,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围裙,应穿隔离衣。

5.洗手后和进入房间或患者区域前应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并在患者房间内取下和丢弃。离开前,彻底洗手,并用快干手部消毒剂擦拭双手。

6.患者和来访者需要掌握预防感染的措施(可以使用手册),包括手部卫生和如何使用围裙。

7.应考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血压计、袖套和枕头,尤其是在疾病爆发期间。

终端消毒

1.一旦病人离开环境,应进行末端消毒,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手可能接触的地方应先进行清洁和消毒。

2.如果使用任何非接触式消毒(如气态过氧化氢或紫外线),在使用前应彻底清洁。

3.如果病人需要医学检查或手术,他们应该排在最后一名,环境应该如上所述保持清洁。

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1.应根据制造商的说明清洁所有设备。

2.应特别注意可重复使用仪器的清洁和消毒,如脉搏血氧计和温度计探头。

废物和织物的处理

1.注意合理包装,避免废弃物和织物对环境的污染。

2.注意正确处理儿科和新生儿科用过的尿布。

3.被污染的物品不应在任何时候丢弃或在水槽中清洗。

别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中国已确诊“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看完这个再说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