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郑州4月10日电(记者于俊杰、双瑞)立陶宛、波兰、保加利亚等11个中东欧国家和中国的代表4月10日齐聚古都洛阳,围绕“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如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合作。这是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CEEC文化遗产论坛的重要内容。
“文化遗产方面的国际合作是建设‘一带一路’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欧洲货币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指导和“16+1”合作(中国-CEEC合作)的不断推进下,中国与CEEC国家的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文物展览更加活跃,人员交流更加密切,机制建设取得突破。
刘玉柱认为,应积极推动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融入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体系,努力使文化遗产论坛成为跨国家、跨地区对话、协商和友好合作的创新模式。
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兵总结了30年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呼吁中欧和东欧国家与中国合作,寻找政府间合作的新亮点,共同建设应该稳定的多维政府间文化遗产合作网络。
据介绍,论坛期间,中国与波黑、保加利亚、捷克、拉脱维亚、立陶宛、黑山、北马其顿、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将就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等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专业交流与对话,探讨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务实合作的重点方向、领域和方式。
据悉,首届中国-CEEC文化遗产论坛于2017年5月在塞尔维亚成功举办。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12国代表齐聚古都洛阳 中国与中东欧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合作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