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9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军事部门变得越来越活跃,CSSC不断和反复影响每日限额,而中国造船,CSSC国防和其他股票已暂停其资产重组。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舰船军事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加快,不仅激发了市场参与者对中国舰船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走势的关注,也提升了各种基金对未来a股军事股票资产证券化的预期。因此,军事部门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强劲股票的摇篮。
新一轮军事资产证券化拉开帷幕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主要军工集团总资产和总收入的平均资产证券化率分别为43%和34%。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0家军工企业中有80%是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大多在0%至80%之间的情况相比,中国军工资产证券化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有鉴于此,经过前几轮的军事资产证券化,自2018年以来,军工企业的资本运营再次集约化,包括核心军事资产的整体上市,如AVIC沈飞和内蒙古;郭蕊科技等科研机构的优质资产证券化。今年3月底,中国舰船和CSSC国防的暂停和重组拉开了中国新一轮军事资产证券化的序幕。
3月下旬,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高军工上市公司质量”为主题的国防军工上市公司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相关部门表示,资本市场推动了军工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军工上市公司发展空间巨大。要推动形成合力,提高军工上市公司质量,努力开创国防与民用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国有企业也将被鼓励拆分他们的子公司,并在科学技术委员会上市。由于大型军工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其主要业务方向大多在硬科技领域,这与科技局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鼓励国有企业分拆其子公司并在科技局上市的政策取向意味着军工企业,尤其是空航空航天领域的军工企业,有望快速、持续地进入科技局。这对整个军工板块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对军事订单的需求反弹,提振了估价中心
目前,军品股的表现正进入一个快速上升的工业周期。一方面,由于国防预算的不断增加,将会带来一定增长的军事订单。2019年,中国国防军事预算约为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5%。从绝对数字来看,中国的军费开支位居世界第二,但仍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仅占1.3%左右,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可以看出,中国军费占gdp的比重仍上升了/0/,军费的稳定增长将带来军事订单的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军事改革即将结束,军事命令预计将在未来几年集中发布。2016年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具体实施的开始,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因此,2016年和2017年军事工业订单下降,军事工业部门的表现明显较低。然而,2018年,随着军事改革的逐步实施,军事工业迎来了装备订单的补偿性增长。从装备采购次数来看,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招标采购次数从2016年的90次增加到2017年的157次。2018年全年设备招标采购次数高达1650次,远远高于2016年和2017年同期。军事工业需求方的复苏是显而易见的,军事部门业绩的转折点得到确认。
2019年,“十三五”末,“先低后高”的采购节奏有望进一步改善军工行业的基本面。可以推测,在2019年甚至2020年以后,随着军品订单的不断增加,军品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进入一个上升周期。
从三个角度寻找强势股票
由此可以看出,军工行业不仅业绩有了一定的增长,而且军工资产证券化的预期更加明确带来了主题祝福。与此同时,当前a股市场的人气正在上升,指数重心也在上升,表明a股市场变得更加活跃,这将为军界带来更加活跃的人气和更加抢手的资金。
在操作上,投资者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布局:第一,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中国造船和CSSC国防的整合意味着同质军工集团最有可能进行资产证券化。因此,有可能在军械工业集团下进一步整合具有军事背景的军事库存和研究机构的资产。第二,从升级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中国军事装备的发展。目前,陆军equipment/きだよきだよきだよききだだが0/军工、海军和航天装备产业链中上市公司的订单市场可能超出预期,没有行业上限。第三,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未来军队的信息化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军队信息化建设将处于从“单一信息技术应用”到“信息系统集成”的过渡时期。随着信息武器比重的增加,军事改革的影响逐渐消退。新建的联合作战系统将加快军队潜在需求向实质性需求的转化,实现战区互联互通。信息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国防信息领域的投资高峰即将到来。上市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业绩排名可能是最乐观的,而业绩弹性是最值得期待的。■
[编辑:荔湾]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网站上显示的信息仅用于传播目的,并不代表《红色周刊》的观点,也不能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由你自己承担。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军工板块或成强势股新摇篮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