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6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户籍改革的一个突破。从七年前的“严控”到“2019年新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的“大幅增加安置规模”,超大城市户籍“堡垒”终于被松动。虽然从权利的意义上来说,这不是终点。

我们已经等了太久了。在这样的历史跨度中观察户籍改革政策的变化是一种预见未来的方式。近十年来,户籍政策的放宽开始于小城市,后来扩展到中小城市。新政实施后,大城市的大部分户籍障碍都被清除了。回顾系统设计之初,“严格控制”暴露了决策部门对特大城市的态度。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允许对特大城市进行区分和分类,但政策制定者仍持谨慎态度。现在,“大幅增加结算规模”所传达的紧迫感是政策逆转的信号吗?

经济观察报:重申户籍改革的初心

即使这种判断过于乐观,我们仍然可以说决策逻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直观的解释是,中国希望新的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1亿农业人口将转化为新公民,由此驱动的市场规模在投资和消费方面将是天文数字。从城市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谁能吸引更多的人,谁就能赢得未来。不难理解,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户籍改革正在加速。减速压力较大的城市在户籍改革方面更激进。这是一种“负相关”,并非巧合。此时,“萎缩的城市”已经进入决策部门的视野,这表明城市生死攸关的竞争日益激烈。

经济观察报:重申户籍改革的初心

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事件。随着户籍的放开,在更多的城市,人们期望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尽快成为现实。特别是在与民生和福利相关的领域,如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过去,这些权利被附加到户籍上,这几乎是身份差异的同义词。然而,1亿新公民的定居和跨地区流动的庞大城市人口(他们需要是户籍意义上的本地人)是对人口流入地财政可持续性的考验。与此同时,尽管大城市户籍制度的放松只迈出了一小步,至少与过去相比,它指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给生活在这些城市的“北漂”和“南漂”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经济观察报:重申户籍改革的初心

户籍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可以再问一次,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从早期买房到近两年来吸引人才定居,我们已经习惯于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因此,一些地方的政策制定者更关心的是户籍的放宽能否带来增量的经济价值,比如更广泛意义上的购房和消费需求。这是一个明显的经济后果,也可能为寻求增长动力的城市拓展新的领域和空空间。

经济观察报:重申户籍改革的初心

这种逻辑有什么错?我们不得不说,这可能是户籍改革的附带效应和改革的一部分经济红利,但它不是户籍改革的起点。如果我们不关心人民的权利本身——选择移民和定居的权利,以及最初为创造平等而制定的新政策,就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平等甚至歧视。以科学规划的名义给人们标上高端和低端的做法只不过是对这一概念的进一步歪曲。

经济观察报:重申户籍改革的初心

这与户籍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也绝不是回头路。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人们的城市化基于对基本权利的尊重,从思想解放到选择自由。每个奋斗者的活力和创造力使这座城市繁荣昌盛。这种繁荣是为了让每个普通人都有尊严地生活在城市里。

经济观察报:重申户籍改革的初心

我们需要重申这一共识。现实地说,市场意义上的城市化速度比户籍和统计上的要快。在寻找梦想和未来的人群中,有上亿的农民工在城市,也有上亿的城市人在跨地区。在这方面,户籍改革是快是慢,考验在于决策部门是否相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以及他们是否更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一趋势。否则,寻求新的经济支持的中国可能会付出更多代价。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经济观察报:重申户籍改革的初心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