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9字,读完约2分钟
永久债务因其包含在权益工具中的会计处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企业高度追捧的去杠杆化工具。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Standard & Poor 's Global Rating)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有限永久债券:国有企业需要寻找另一条去杠杆化的出路”的报告,表明中国政府对永久债券会计处理的新规定可能会对永久债券市场产生影响。
自2013年首次发行以来,境内企业永久债券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约2300亿美元),约占境内企业永久债券总额的8.4%。随着新法规的出台,这种融资方式的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
今年1月底,财政部发布了《永久债务会计处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永久债务的会计处理。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在报告中称,尽管新规定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全球评级分析师黄馨慧表示:“更清晰的会计处理方法将有助于企业从本质上而非形式上降低杠杆。”
标准普尔表示,永久债券的利息可以延期,没有明确的到期期限,因此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它通常被归类为权益工具。但是,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永久债务会计处理条例》,永久债务的会计分类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我们认为,财政部的新规定更加关注永久债券的经济实质,因此,大多数国内永久债券可能被重新归类为金融负债。”黄馨慧表示:“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发行的永久债券具有类似债务的属性,因此在计算财务指标时,永久债券一直被视为发行人的债务。”
然而,标准普尔认为,至少从2018年的财务报告来看,大多数中国公司将继续把永久债券归类为权益工具。这意味着新规定的实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事实上,财政部还没有明确新规定是适用于新发行的永久债券还是目前存在的永久债券,也没有明确规定过渡期。
根据标准普尔的数据,大约96%的永久债券是由国有企业发行的,其中一些使用永久债券作为工具来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去杠杆化目标。新规出台后,这些企业可能需要寻找另一种摆脱杠杆的方式,这严重限制了一些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并可能增加其再融资需求和融资成本。
标准普尔估计,如果永久债务被重新归类为金融债务,几个被评估的永久债务敞口最大的企业的债务规模将增加34%,这将导致这些企业的杠杆水平(以总债务与总资产的比率衡量)增加。一方面,对永久债务的高度依赖凸显了企业面临的去杠杆化压力,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这些企业在财务杠杆管理上的激进行为。
标准普尔认为,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不如国有企业,因此新规定的出台将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大的再融资压力。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标普全球评级:国企去杠杆恐难继续依赖永续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