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3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沈阳1月14日电:改革之风始于——辽宁优化商业环境之路
新华社记者牛纪伟、徐洋、王炳坤、王伟
摘下“投资过不了山海关”的帽子,形成“投资过山海关”的势头,辽宁的变化是显著的。
变化从何而来?风从改革开始。
在此背后,辽宁抓住改革的牛鼻子,切实优化经营环境,形成投资升温的良好势头。
投资者一个接一个地到来
纵观2019年辽宁经济,“投资关东河”是最亮丽的色彩。
2019年10月,辽宁省神府新区举行奠基仪式,启动总投资193.2亿元的31个项目。"过去一年,投资者纷纷前来投资,企业用地紧张."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幼学表示,去年新区共签约项目210个,签约数量增长412%,签约金额达到1249亿元,投资金额增长346%。
神府新区是辽宁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里,几乎每个月都有辽宁大投资的消息。
2019年1月,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招商局集团出资整合大连港和营口港;今年3月,全球石油巨头Saudi Aramco与中国企业在辽宁省盘锦市成立合资公司,投资100多亿美元建设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今年5月,万达集团宣布将在沈阳投资800亿元人民币;6月,恒大集团与沈阳签署协议,投资约1200亿元人民币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9月,辽宁宝来企业集团与世界著名化工企业利恩德巴塞尔工业公司签署了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120亿美元...市场不断对辽宁投下信任的一票。
与以往相比,本轮“投资关东”有着鲜明的特点:
私人资本和外资是主角-
2019年1月至11月,辽宁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近70%。“资本的嗅觉最灵敏。”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表示,辽宁民间资本与外资的竞争必须以机遇为导向,以潜力为动力。
新经济和新动能是方向-
恒大集团1200亿元投资重点是新能源汽车;Saudi Aramco在盘锦的石化项目将具有15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和130万吨/年对二甲苯的生产能力。这些都将为辽宁积累新的发展动力。
投资者被“新奇”所“诱惑”。数据显示,从去年1月到11月,辽宁的重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了3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5%,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私人投资增加了1.1倍。
深度进入和广泛覆盖是特征——
隆冬时节,在遥远的土地上,室外的水变成了冰。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总投资80亿元的亚奇国际物流商贸城和中心贸易中心建设仍在加紧进行。去年1月至11月,朝阳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
“不仅朝阳,辽西阜新和葫芦岛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增长了10%以上。”辽宁省发改委投资司司长郑广辉表示,这表明投资不仅限于沈阳、大连等大城市,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明显变化。
组合拳是连续不断地打
春天河流管道鸭子先知。从“投资不关山海关”到“投资关山海关”,这个词的变化是商业环境的深刻变化。
从“吃角子老虎”开始,真正的接触很难-
不久前,沈阳马卡智功科技有限公司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得280万元,这是政府近10年来欠该企业的资金。总经理秦感慨地说,旧账已经结了,政府的形象也变了。
“吃拿卡”和“不要谈诚信”……这些曾经是东北最“点”,现在也是最明显的“点”。
三年多前,辽宁省颁布了第一部省级规范商业环境建设的法规,并成立了第一个省级商业环境建设监管机构。此后,辽宁跟进并提出清理政府欠费,提供全方位服务,重点优化经营环境。
"效率高,服务好."这是北京中慈集团总裁张术平的亲身经历。铁岭市清河区为企业配备了“项目管家”,由企业主动提出需求,采取或更换相关企业负责人的方式进行运作审批,并提供全程服务。
两年多前,中慈集团第一次来到铁岭市清河区,只是为了买一栋闲置的厂房。该区不仅很快获得了房地产许可证,还为工厂扩建开辟了绿色通道。经过数年与当地政府的接触,本集团对经营环境的改善深受感动,决定将位于其他地方的七个生产基地全部迁至清河区,新工厂将于2020年陆续投产。
适用于“痛点”并一起工作-
商业环境是“表层”,而制度机制是“根”。辽宁的改革由外向内,向深水区推进,着力于重点和难点,打出了一整套改革的“组合拳”。
去年,辽宁省围绕告知承诺制、合理划分审批阶段、精简审批环节等方面做了具体安排,要求全省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减少到90个工作日以内;在神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依托网络技术和税务、工商部门梳理简化审批文件,优化审批流程,企业启动时限不超过4小时...
"制度机制的生命力实际上正在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神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卫东表示,近两年来,新区推进了管理体制扁平化、开发建设市场化、人员企业化、管理服务高效化等改革措施,人气越来越旺。“体制越来越宽,我们有信心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经济特区’。”
此外,国有企业和公共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在“困难”中,它是真实的,而且是新的——
改革离不开解放思想。
辽宁众望集团产品展区,全铝汽车车架、高铁车厢、木纹家具、建筑模板一应俱全,让人眼花缭乱。
众望集团总经理陈艳表示,辽宁重国有、轻民营的观念没有市场,正在形成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样,我们就可以专注于主营业务,专注于研发,不断延长和提升传统铝产品的产业链,不断向高品质发展。”
改革仍需加快
有人问,辽宁的投资变暖是昙花一现还是星星之火?
4.2%、5.7%和5.7%,分别是辽宁省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
从罕见的负增长到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辽宁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走出一条触底回升的曲线。
李凯表示,辽宁经济已经触底企稳,投资价值正在显现。这意味着辽宁投资的增加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个火花,积聚了耐力和力量。
恒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是一座从冉冉崛起的新兴汽车城,潜力巨大。恒大选择在沈阳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是因为沈阳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零部件配套能力强,汽车产业体系完整。
有人问,从辽宁投资的上升可以看出什么?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中央政府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走出困境、迎接困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辽宁的积极变化向全国传递了信心和力量。“从辽宁许多地方吸引投资的表现来看,投资者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活力并没有改变。”梁启东说。
只有改革者进步,只有创新者强大。长期关注东北振兴的经济学家常秀泽说,从辽宁的变化来看,不劳无获。“改革力度有多大,发展阶段有多广,这是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
有人问,从辽宁投资升温中能发现什么?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辽宁的变化凸显了改革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要想在巩固中获得动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改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投资过山海关”的基础还不够扎实,投资还没有形成“大珍珠小珍珠入玉盘”的趋势。
例如,以工业投资为例,一些大型项目建成后,后续项目没有完全跟上,县域经济的投资吸引力仍有待提高。此外,民营中小项目相对不足,远非势不可挡。这些缺点和弱点需要通过改革得到加强。
当改革没有完成时,只能进行改革。李凯表示,辽宁应推动商业环境优化从1.0升级到2.0,突破障碍,解决问题,实现从“投资过山海关”到“投资过山海关”的跨越。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庞博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风从改革起——辽宁优化营商环境在路上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