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合肥4月19日电:守住青山,保护清水——安徽和和县共建美丽的长江海岸线
新华社记者王菲
“变化太大了。过去,村子边上的造船厂很吵,没有人清理村子里的垃圾。夏天,苍蝇和蚊子到处飞...现在它是美丽的。”看到长江生态环境的改善,从小就住在安徽和县河边的张有迪(音译)非常开心。
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绿化面积已累计超过1万亩。
4月中旬,记者来到安徽省和县,看到宽阔的河堤内外布满了波浪和茂盛的植被。拆除非法码头、植树造林和长江沿岸村庄整治...经过对长江沿岸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千年古县再现了“天门断楚江开,清水东流”诗中的美景。
走进针鱼村,我看到道路整洁,垂柳。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垃圾每天都由专业公司清理和运输。今年,沿长江开展了村庄环境治理,通过种植莲藕净化水质,对村庄的水系统进行了疏浚和改善。现在池塘里的水清澈了,鱼虾都回来了。
记者在河边的针鱼村入口处看到,长江大堤内侧新种植的柳树在阳光下吐绿,树枝冒烟,数百亩柳树基本上变成了森林。
“种树的地方原来有两个造船厂,金夫和安顺。去年年底,该县对长江岸线进行了综合治理,并拆除了该县的三个造船厂。”溧阳镇宣传统一战线成员张永平告诉记者。
被拆毁的不仅仅是造船厂。为了保持长江的清洁和常青,和县还拆除了沿河的21个非法码头,查封了22个“分散和污染”的企业,拆除了209个畜禽养殖场,并重新绿化了520多亩。
记者沿着长江大堤从溧阳镇金河社区驱车前往吴江镇,那里新种植的红叶石楠、柳树和紫薇生机勃勃,在大堤两侧形成绿色生态屏障。
龙岗船舶位于乌江镇,是唯一保存在合昌河岸线综合治理的船厂。根据整改要求,该船厂投资近600万元建设了危险废物库、固体废物库等专业环保设施,并已投入使用。
龙岗船舶负责人寿启龙表示,整治前,长江沿岸分散的各种污染企业不仅污染了长江生态,还造成了市场的无序竞争。长江岸线的生态治理虽然暂时会有一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坚持生态优先,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午时分,记者在吴江镇生态巡查点见到了刚刚从大堤巡查回来的生态巡查员徐海。
“我们在这个巡逻点有四个生态巡逻队,负责长江沿岸十多公里的责任段。每天从早上8: 00到晚上10: 00进行巡逻,防止倾倒垃圾、窃取污水、焚烧秸秆和其他破坏长江生态的现象。”
目前,全县已在沿江各镇设立了生态巡查点和生态巡查员,划分了监管区域,落实了责任到人,形成了网格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在大堤上安装了十几台摄像机进行全天候监控。
和县位于长江冲积平原,是长江中下游的“菜园”。
为了防止一滴污水流入长江,加强源头控制和截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引导农民用生物有机肥替代农药和化肥,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80%,现已成为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国家蔬菜出口示范区,年产各类蔬菜110万吨,产值21亿元。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守青山护碧水——安徽和县打造美丽长江岸线见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