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7字,读完约6分钟

图片来源:照片网

日前,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广州将建成30多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提供至少60张床位,并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据《国家商报》记者报道,国内外许多大型投资机构已经整合了广州的传统养老资源,希望在养老红利正式到来之前抓住市场机遇。

一些市场参与者还指出,虽然目前养老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待提升,但随着养老消费观念和能力的改变,政策补贴跟进等。面对5~10年后可能到来的养老金红利,目前正处于投资布局的战略机遇期。

嵌入式养老金有什么好处?3月的一天,75岁的王叔叔(化名)正式进入广州市萝岗区一家养老机构疗养。然而,住了一个多月之后,根据王叔叔的儿子小王的反馈,虽然条件很好,但老人仍然觉得没有人陪,经常告诉我他们想回家。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小王坦率地说,当他被送到养老机构时,他开了将近20公里的车,老人当时非常难过。我一直在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在最近的养老机构空离开病床时,马上去接老人。

《全国商报》记者从小王居住的黄浦区居委会了解到,区政府正在加紧实施新一轮的养老服务。据报道,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是广州正在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广州市政府计划到2019年底在全市推进30多个新建(改扩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所谓嵌入式养老,即最近的养老的格式标题。据一些业内人士称,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绝对不想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此外,原居住地的医疗、学习和生活配套措施相对完善,尤其是对残疾老人来说,离家的心理压力会更大。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广东省养老服务协会秘书长董告诉记者,仅从功能分析来看,嵌入式养老与其他形式的养老机构没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优点是它不仅可以解决两代人生活在一起的不便,还可以减轻照顾孩子的负担,一举两得。但他指出,由于需要在社区中心建立嵌入式养老机构,以广州为例,社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导致养老服务运营商与社区物业沟通,争取在场馆内建立养老机构;或者他们只能在郊区和山区开始新的炉灶。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董承认,虽然偏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养老产业需要医疗、商业等综合配套设施,这在资金和时间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远离市区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这位老人要么回家,要么去城里工作,来回奔波非常痛苦。董表示,嵌入式养老业务今后应大力推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就近养老和残疾老人的需求。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广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委书记、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局长王福军公开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广州市已有65000张老年病床。然而,根据《广州统计年鉴》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161.85万人,占全市登记人口的18.03%。可以看出,老年资源与社会供给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董表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和残疾老人都会选择养老机构,但目前的资源比例仍然意味着供不应求。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上述30家今年将在广州建设的养老机构,将提供不少于60张床位的资源,推进家政与养老一体化试点,深化医疗与社区护理一体化。董说,这项政策背后的深层含义是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光靠政府解决60个床位是不够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会有一定的补贴跟进,从而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各机构通过控股或连锁参与国家日常业务。记者了解到,广州的养老机构仍以私营为主。董表示,广州市养老产业市场化程度仍然较高,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同时,公办养老机构也将试点民营企业。据他统计,嵌入式养老机构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全省养老机构的一半。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具体到资本参与的方式,董说,主要有控股和连锁。

2017年底,深圳银星现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银星)与广州越秀养老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养老)签订协议。根据协议,越秀房托将以增资扩股的形式收购深圳银星51%的股权,双方计划采取轻重资产和高端服务模式相结合的策略,推动越秀房托在2020年成为20-30个机构和社区养老项目、3000个床位的健康产业集团。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此外,万科、保利等房地产开发商也在加大这方面的投资。据董介绍,万科在广州设立了多家养老机构,这些机构实际上都是嵌入式的,规模较大,床位近400张。同时,许多海外机构也在寻找合作机会。

由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早期投入使用的机构都面临着设备陈旧、服务落后等问题。董表示,这与许多私营机构经验不足、经济实力有限有关,它们很难有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服务培训。这正是大型机构和大型资本施展拳脚的机会。社区医疗设备更新和服务人员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建立嵌入式养老机构吸引资源,包括资金、项目和人才。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养老行业潜力巨大,目前只有少数人赚钱。南岳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周殿斌告诉记者,很多养老机构都是以租赁的形式运营,能够获得机构投资的单位毕竟不多。营业收入和补贴收入已经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然而,目前国内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包括床位费、护理费和生活费用,即使是最高级别的护理待遇也是每人每年20400元,相当于每月不到2000元。而相关护理人员的工资、水、电和物业费远远不止这些。因此,养老机构面临着几个床位来支撑一个专业人员。如果资金短缺,就很难推动高质量的公共养老金的发展。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董认为有办法改善养老机构管理混乱的状况。首先,随着资本的进入,传统养老机构将逐步整合,拥有经验和资本的大型机构将提升传统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第二,大部分老人年龄在60岁以下,完全残疾的老人比例仍然不高。至少5~10年后,对养老的刚性需求将逐渐显现。虽然目前利润并不丰厚,但这是资本进行养老金产业化布局的一个战略机遇期。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图片来源:《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2017)

董还表示,目前,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正在增强,许多老年人表示,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房产养老,而不会给子女增加太多负担。此外,自2017年以来,广州已成为中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试点阶段,广州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长期残疾参保人员经考核后可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这意味着老年人每月将获得2000至4000元不等的补充护理费用。

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不难发现,老年人养老消费观念和能力的改变直接关系到养老产业的未来发展,在政策的支持下,业内人士对养老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可以肯定的是,养老金行业的分红期将在未来到来。

欲了解更多风险投资新闻,请关注外部光锥风险投资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政策引导资本大规模跟进:嵌入式养老走向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