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武汉4月23日电(记者王子晨)最好在春天学习。住在武汉市桥口区韩家墩街简易社区的盲人梁安娜,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社区视障阅览室,用双手触摸着印满疙瘩的盲人文件,静静地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虽然心灵之窗已经关闭,但幸运的是,有一本书作为智慧的明灯。”梁安娜告诉记者,她在读《母亲》这本书,字里行间,她越来越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艰难。那时,正是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学会了盲文,从而有机会通过书本了解这个看不见的世界。
像梁安娜一样,每天有近10个盲人来到这个视障阅览室借阅盲文书籍。简单社区党委书记王说,韩家墩街曾经有一个专门吸收盲人就业的福利工厂,周围住着200多名盲人。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桥口区图书馆与街道于2014年在武汉建立了第一个社区视障阅览室。第一批书架上摆放了近500本盲文书籍和视听文件,并配备了装有屏幕阅读软件的电脑,使盲人能够像普通人一样“阅读”书籍和享受阅读。
在过去的五年里,盲人阅览室的盲文书籍借阅量从最初的十几本增加到200多本,学术熏陶丰富了盲人居民的生活。“现在是5g时代。图书馆什么时候还会增加一些新的盲文电子书!”在办理借款手续时,瞎了眼的夏伯乐忍不住开起了玩笑。原来,纸质盲人文件一般又厚又重,不方便盲人携带和阅读。
桥口区图书馆馆长于建群介绍说,盲文图书和盲文有声图书都处于材料陈旧、更新缓慢、质量参差不齐的状态,特别是推广盲人有声图书需要专业的残疾人服务和一定的辅助设备,使得应用成本较高。于建群表示,考虑到不同的盲人有不同的阅读需求,迫切需要解决视障阅览室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建立盲文文献数据库的问题。
23日,据桥口区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道,正在组织社区、残联、图书馆等部门开展合作,在现有视障阅览室的基础上,增加图书供应,组织读者活动,探索按需上门服务,不断弥补文化产品供应的不足,有效提升残疾人的文化满意度和幸福感。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润发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武汉:社区视障阅览室让视障读书人了解看不见的世界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