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6字,读完约2分钟
4月22日,中国国际承包商协会和AIIB联合举办了一个关于高质量和可持续基础设施互联与合作机会的研讨会。
财政部副部长邹嘉仪在研讨会上表示,高质量、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结合东道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符合东道国的发展战略,满足东道国的发展需求。同时,要注重成本效益,把握项目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
图像来源:组织者
与此同时,邹嘉仪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水平普遍较低,全球基础设施融资仍存在较大差距,建设高质量的可持续基础设施任重道远。目前,我认为主要问题是缺乏长期资本投资基础设施。
世界上不乏资本和基础设施项目,但大部分资本都是为了追求短期高回报,因此不愿投资基础设施。作为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力量,亚洲投资银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应充分发挥发展融资作为长期稳定投资来源的优势,做更多私营部门不敢做、不愿做、但发展中国家急需、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邹嘉仪说。
《国家商报》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地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财政部也在积极与其他国家的财政部门合作。
邹嘉仪介绍说,中国与27个国家的财政部门共同批准了一带一路融资的指导原则,并与6家多边开发银行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还与包括AIIB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八个多边发展机构建立了多边发展和融资合作中心,希望通过支持项目准备和能力建设来促进多边发展机构和相关合作伙伴,并支持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此外,中国国际承包商协会会长方在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解决项目融资问题,需要充分运用相关可持续标准,关注项目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开发建设高质量、可持续的国际基础设施项目。
(封面图片来源:照片网)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全球基础设施融资仍存较大缺口,尤其缺少长期资本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