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苏时珍

2019年4月24日,新书《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发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978年,中国走上了改革之路,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18年至今已有40年。4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6%的增长速度,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4%,从世界上特别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经济规模已连续超过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俄罗斯、巴西、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新书发布 展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变迁历史

四十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改变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近14亿中国人的命运,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

经济学家王小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参与了各种改革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各种进程。《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是王小路从改革见证人和研究者的角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总体回顾和梳理。在大量事实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为什么走上改革之路,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遇到了哪些障碍,还存在哪些问题。该书回顾了不同时期的一系列改革进程,如农村家庭经营、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的发展、特区和沿海地区的开放、国有企业改革、价格双轨制改革、财税金融改革、股份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进城市化和反腐败等。,分析了这些改革所发挥的作用,并向读者展示了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变革的历史图景。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新书发布 展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变迁历史

回顾40年来中国改革的非凡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坚持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以造福人民为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过去成功改革的基本经验。当前,改革和发展都处于重要关头,能否继续推进改革,是今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关键。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新书发布 展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变迁历史

王小路在《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中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仍有很大潜力。首先,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还不到60%,未来的城市化发展仍然是巨大的,空可以继续发挥火车头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是,相关的制度和政策需要调整,特别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见物不见人”的趋势要转向以人为本的轨道,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第二,民营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势头。40年的改革经验证明,私营部门的增长始终引领着整体经济增长,整体经济增长不仅增长更快,而且投入产出比也更低(即投入越低产出越低),经济衰退时增长速度越慢,经济复苏时增长速度越快。只要有公平竞争的条件,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因此,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平等对待政策和减少行政干预极其重要。第三,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为未来增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近年来,在一些领域,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进步已显示出加速的迹象。为了释放这些潜力,我们不仅需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以便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创新能够得到尊重和奖励;同时,必须改革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取消行政管理,加强市场激励,鼓励多元化发展。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新书发布 展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变迁历史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