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7字,读完约6分钟

4月27日/小雨

日前,品多多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数据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创始人黄征还发布了上市后给股东的第一封信,这暴露了他对市场两种选择混乱的不满。

黄征在信中指出,当前空的前两个选择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内在的壁垒将被打破,以创新和增值为导向的竞争与合作将不可避免地形成。这种为了争取或维持某种垄断而进行的消耗和破坏有时是杀死一千个敌人而损失二百个,有时是杀死一千个敌人而损失两千个。如果你不能保持长期的排他性,它只会被消费而没有收入。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和JD.com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取舍的问题。然而,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不清楚是谁的错。与此同时,当电子商务平台争夺资源时,企业和消费者受到的伤害最大。

从两者中选择一个已经成为常态

几天前,品多多的联合创始人达达(Dada)曾经说过,在电子商务行业中,一个选择另一个的现象已经变得白热化,但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作为新兴电子商务的代表之一,品多多近两年发展势头强劲。它不仅进入了市场,而且其市场价值一度接近京东。然而,在转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吸引品牌商家落户。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不久前,网红的店主赵大喜在微博上发了一篇文章,“请停止盗窃!”说品多多了,大榭服装旗舰店的店铺信息和商品都是假的。由pdd乐福签名的品多朵小二微博回应赵大喜,称品多朵大西服装旗舰店和淘宝大西自制店是一大堆送货地址相同的商品。在此之前,赵大喜本人也在微信上建议,品多多的门店运营商说淘宝应该多做品多多,并建议暂时停止。然而,对于有很多打斗的说法,阿里的相关人士告诉techweb,这显然是混淆视听。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当平多指责其他平台强迫商家从其他平台中选择一个时,他也受到了指责。根据淘大收藏创始人张正平发布的朋友圈内容,在2018年国庆节前,品多多要求商家在品多多和淘大收藏之间进行选择,在48小时内,商家必须将淘大收藏商店下架,否则将受到最严厉的三级处罚。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与此同时,JD.com官员此前曾致信商家,称一些国际和国内服装品牌商家受到某个平台的压力,要求品牌商家不得参与包括JD.com在内的其他平台的推广活动,甚至已经启动的活动也不得不退出。刘对的这一改革表示强烈不满,称二者择一是公司无能的表现。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结合两个选择出现的时间点,我们发现在618左右,双十一和纪念日,是两个选择的高发时期。为了争夺客户、优质商家和挤压竞争对手,一些平台会迫使商家做出选择。一旦他们不遵守自己的要求,他们会降低体重并直接关闭商店。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平台霸权。有趣的是,它不仅在电子商务领域,而且在外卖领域。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目前,作为外卖市场的两极,“饥饿”和“美团”的声音非常大。然而,滴滴的进入打破了这种平静,虽然它没有扰乱市场,但也引起了一些波澜。

据媒体报道,当滴滴外卖第一次落户无锡时,美团饥肠辘辘,对商家进行强制监管,不允许其留在滴滴外卖。起初,商人并不把它当回事。他们认为美团饿了只是一个表面的警告。谁知道,进入滴滴后,商家发现美团饿的时候,他们的店都被撤下了货架。对此,无锡工商局紧急采访了三家外卖企业,要求他们停止强迫商家相互选择,同时不要以高额补贴外卖战扰乱无锡外卖市场。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不管怎样,谁受伤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网上购物最想要的是购买最划算的真实商品;对于商家,我希望在网上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渠道;在平台方面,他们最想要的是最好的品牌商家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事实上,很难考虑这三者,尤其是在业务资源方面。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为了吸引高质量的品牌商家入驻,平台将给予更高的权重、位置和推荐,佣金也会有一定的折扣。然而,商家的想法是铺设所有的渠道,而且渠道越多越好,从而使利益最大化并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多一个渠道意味着订单数量的增加。然而,从两者中选择一个会让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通常,在选择其中一个的压力下,为了避免重量减轻,商家会选择一个有更多顾客的平台,但同时他们会得罪另一个平台,失去一些客流量,并被剥夺独立经营权。大品牌很好,消费者忠诚度很高。然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在夹缝中,很难取悦。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从表面上看,消费者似乎与此无关,但经常买单的是用户。迫于压力,商家放弃了更多的平台和渠道。为了保证收入和利润,自然不会在价格上下大力气,甚至会出现涨价。作为消费者,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一个平台购买,并支付额外费用。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techweb采访时表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电子商务平台采用了另类策略,这损害了其他电子商务公司和消费者的福利,甚至侵犯了自己平台上中小企业的权益。目前,极少数电子商务平台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其商业优势转化为平台内运营商合法权益的欺诈行为,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但仍然难以禁止这两种选择

一个店主告诉techweb,作为一个中小型企业,当他在11楼的时候,平台要求他在两者中选择一个。虽然他有反抗的心,但他只能妥协,因为他很虚弱。对他来说,即使失去了一些用户和收入,也比封锁要好。

应该注意的是,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今天,法律已经禁止了两者之间的取舍。2018年8月31日,新颁布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对平台运营商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运营商的交易施加不合理的限制或附加不合理的条件。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此前,2015年9月2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77号令发布了《网上商品和服务集中推广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从10月1日起,电子商务平台不得限制或排斥网络集中推广运营商参与其他第三方交易平台组织的推广活动。浙江省垦丁律师事务所的马策律师曾表示,电子商务行业存在多种选择,这是一种非常不合法、不合理的商业安排。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然而,即便如此,从两者中选择其一的情况仍然频繁出现,最大的困难在于获取证据。一方面,平台方自然不会承认强迫商家从两者中选择一个。另一方面,商家害怕得罪平台,不敢说出来。至于被抵制的政纲党,由于各种原因要求行政和司法机关干预是不方便的,最后只是一场口水战。

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曹磊指出,行业竞争无处不在,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模式,吸引企业和消费者为此买单,而不是走捷径。无论是舆论攻击还是迫使商家从两者中选择其一,这都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竞争方式,这不仅限制了行业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平台的声誉。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电商平台“二选一” 最后买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