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新媒体、新技术传播的冬奥会吉祥物故事十大作品之一来自中小学生——访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部长常玉
新华社记者肖时珍和维基
新闻宣传是公众了解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渠道。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之际,新华社采访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部长常玉。常宇表示,借助移动领域的各种“新媒体”和5g通信等新兴技术,BOCOG将推广奥林匹克教育,讲述一个关于冬奥会的精彩故事。在吉祥物设计的十大作品中,有一件是由中小学生创作的。
由中小学生设计的吉祥物之一在最初的评估中被选入前十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对许多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常宇表示,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竞赛本身或场馆的设计和建设本身,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也在努力推进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从2019年起,教育部和BOCOG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冬季运动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的评选和认定工作。学校里所有的学生都将上关于冬奥会的课,学校将组织他们参加冰上运动和冬奥会。今年的目标是,预计北京中小学将有100多所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常玉说。
常宇介绍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计划从6月1日起开放冬奥会和残奥会展览中心,展览中心的50%将用于接待中小学生。“首钢是我们工业遗产再利用的重要新地标。展览中心是送给全国中小学生的礼物,希望成为中小学生了解奥运会、参与奥运会的重要途径。”常玉说。
在备受关注的冬奥会吉祥物设计中,大多数年轻人也参与其中。据教育部门统计,有1500万中小学生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发起的“我的冬奥会吉祥物”设计活动。常宇表示,最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推荐作品100件,全国入选作品3000多件,与专业艺术院校、设计公司和专家的作品一起进入初评。在初步评估的前十名作品中,有一幅来自中小学生。BOCOG希望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最终吉祥物设计方案中,将有中小学生设计的元素来代表北京冬奥会,并向世界讲述冬奥会的故事。
“奥运会给这个地区和这个国家,尤其是年轻一代留下的遗产非常重要。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不同公众团体的互动,并会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常玉说。
“新媒体”助推冬奥会
“我们正处于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作为普通观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受到接收信息渠道的变化。”常宇说,为了更好地传播冬奥会,BOCOG使用了许多新媒体,甚至是“新的新媒体”。
2018年,BOCOG正式涉足视频平台,如快手和颤音。常宇表示,通过该窗口收集的用户内容显示,冬季运动在中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参与度越来越高。“事实上,微博网站可能不再是一个新媒体,因为有新的媒体,比如颤音和快手,用我们的话说,它们是新媒体。”常玉说。
“新媒体”传播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移动通信。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推出了一系列名为“冬奥会第一次启动”的微型视频,反映与冬奥会筹备和冬季运动相关的故事和话题,并以短片的形式在移动终端上传播。许多视频在国内互联网和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人在这个时代是如何举办奥运会的。”常玉说。
新兴技术提升了体验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数字技术、5g、大数据和云计算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相信这些主要的技术基础条件可以在三年后的冬奥会上达到一般的商业条件。这对北京冬奥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在广播和通信领域。”常玉说。
常宇介绍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正在考虑在北京甚至在首钢建立一个互联网云广播中心,为传统的电视拍摄和广播提供云服务。云技术可以转播我国乃至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体育赛事,这将改变体育赛事转播的整个制作过程。
此外,常宇表示,为了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北京冬奥会将致力于让观众体验一场与众不同、互动的冬奥会。“转播体育赛事的传统流程是,其他人制作电视节目,观众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现在有了移动终端、手机和社交媒体,我们也在改变观众观看体育赛事的方式。”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冬奥故事 吉祥物前十作品有一件出自中小学生——访北京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