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2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证监会共发出136封行政处罚信,比去年增加5封。发布了13项市场禁令决定。内幕交易案件多达55起,占40%以上;有29起案件涉及违规,14起案件涉及市场操纵,9起案件涉及员工股票交易。此外,还涉及关联交易、传播虚假信息、非法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等违法行为。对10家中介机构进行了处罚,涉及新时代证券等4家券商、大新、中华、兴化等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殷新资产评估公司等资产评估机构。
内幕交易和信件违规仍然是“受打击最严重的领域”
2019年,公开内幕交易案件多达55起,占所有公开案件的40%以上,其中大多数与并购有关。中国证监会表示,并购的规划周期长,涉及的问题范围广,对市场有重大影响,很容易成为非法行为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一些涉案方因市场影响恶劣而被处以“天价”罚款。杨在深圳中青报内幕交易案中,杨被没收违法所得1.97亿元,并两次被罚款近4亿元。有些案例涉及多个主题,表现出“巢式案例”的特点。在孙纸业内幕交易案中,中国证监会依法对其进行了三次罚款,分别没收了、程玲、俞生的违法所得1104万元、36.5万元、612.67万元,并分别处以1倍的罚款。三人因内幕交易被罚款3566万元。
通过对门票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内幕交易的形成主要有几个关键点,包括内幕信息当事人与内幕信息知情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内幕信息披露前频繁或可疑的接触,内幕信息知情人的交易时间与接触时间之间的高度吻合,交易时间与内幕信息的形成和披露之间的基本一致,以及内幕信息股票参与交易的资本状况。各方提出的论点往往集中在上述方面。
例如,在《太阳报》余生内幕交易案中,余生的询问笔录并不能证明在2013年10月31日前,《太阳报》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实现性。对此,中国证监会在处罚书中详细解释了相关原因。
内幕交易通常是非常隐蔽的。中国证监会多次警告在信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内部人士要谨慎,并警告相关主体不要热衷于所谓的“内幕信息”。法国公开赛将被恢复,任何内幕交易行为都可以被追踪,最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中国证监会因信息披露违规共处罚了29起案件,地方证监局开出了64张罚单,成为第二大“重灾区”。《证券时报》记者对门票进行了梳理,发现在违规穿信案件中,涉及责任人范围广泛的案件很多,有10多个当事人,而且公司和责任人往往一起受到处罚。例如,在天业的拆信事件中,公司违反了法律法规,如未能在定期报告中披露重大关联交易、未能及时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外部担保、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重大诉讼和仲裁、在定期报告中夸大利润等,涉及22方,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独立董事等各级员工。抚顺特钢和17名责任人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7年度报告和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而被罚款。
相当多的侵权案件涉及许多侵权行为。例如,在新绿色食品违规案中,行政处罚书中公布的公司违法事实包括:公司申请公开上市和股份转让过程中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虚报主营业务收入7.25万元,隐瞒报告会计期间的关联交易,未能如实披露公司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实际控制人披露虚假,虚假披露赌博协议;2015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披露的中期报告中存在虚假记录;公司因未披露大股东质押信息被罚款60万元,14名责任人被罚款30-30万元。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的法律要求。新《证券法》加大了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相关报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报告或者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证监会将通过严格执法,督促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和监事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
四名经纪人被罚款1.05亿英镑
中介违法案件处罚11起,涉及新时代证券、德邦证券、金源证券、华信证券四家券商,共处罚款1.05亿元。涉及大新、中华、兴华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一家律师事务所,中国企业资产评估、殷新资产评估、中广信资产评估三家资产评估机构。此外,十多家证券公司已被当地证监局发出警告信或责令整改。
在收到罚单的券商中,新纪元证券和金源证券未能尽职尽责地履行财务顾问职责,出具的文件分别含有误导性陈述和虚假记录,罚款总额超过4000万元。德邦证券因在债券市场第一起欺诈发行案件中未能全面清查舞阳建设的应收账款和投资性房地产,被中国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1857.44万元,罚款55万元,共计1912.44万元。华信证券为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融资,被吊销营业执照,罚款120万元。
根据ycy会计行业观察统计,2019年,中国证监会及其下属机构在会计、审计和评估方面实施了50项行政处罚,比2018年减少一项。罚款总额为7983万元,比2018年下降45%。其中,2019年行政处罚涉及5家会计师事务所和3家评估机构,共计9项行政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的罚款为1960万元,比2018年增长19%。
大新、中华、兴华作为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审计程序,导致相关审计报告出现虚假记载,受到中国证监会依法处罚;中国企业资产评估、银行信贷资产评估、中国广信资产评估作为相关业务评估机构,在评估实践中未尽职尽责,出具的评估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的,中国证监会依法予以处罚。
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市场中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中国证监会对中介机构未能尽职尽责有着明确的态度。如果中介机构未能围绕上市公司开展证券业务,中国证监会将坚持一案两查,违规上市公司将与不良中介机构一起受到严惩,严惩不贷,迫使中介机构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违反法律法规的形式多种多样
除了上述领域的非法活动外,还有各种非法案件,如操纵市场、利用未披露的信息进行股票交易、传播虚假信息、员工买卖股票等。,也有许多当事人收到了高额罚款。值得注意的是,新《证券法》大大加重了对内幕交易、信息披露等违法行为的处罚。随着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的实施,违法成本将实际增加,这将对违法行为产生强大的冲击。
去年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在一天之内发出了4项罚款,全部是针对操纵etf市场的行为,罚款总额为1910.55万元,其中两起涉及亏损。罚单金额最高的是“80后”冯建华。2015年8月11日至9月8日期间,冯建华在自己控制的单个账户中交易了9种etf产品,影响了9种产品的交易量,并使相应的etf和相应的成份股变相反向交易,获取非法利益。在操纵期间,共有19个交易日,单个账户共交易8.47亿股,成交额17.87亿元,非法获利501.97亿元。最终没收冯建华非法所得501.97万元,罚款501.97万元。
深圳大同暴力抗法案影响恶劣,备受关注,最终受到严惩。2019年5月22日下午,我司调查人员在深圳办公室送达调查通知书时,深圳大同员工以推搡、抓挠调查人员、抢劫、砸执法记录仪等暴力手段抗拒调查,造成执法记录仪软组织损伤、手臂擦伤、局部损坏。此外,在此前的调查中,深圳大同及相关人员拒绝签署调查通知书,拒绝进入办公室,拒绝接受询问,拒绝签署询问记录,拒绝提供会议纪要等相关文件和资料,强行闯入询问场所阻挠询问,强行带走被询问人员,侮辱和威胁检查人员和调查人员,拒绝或阻碍检查和调查。最终,深圳大同公司被罚款60万元,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会秘书和其他五人被禁止进入市场5至10年。
总体而言,2019年,行政执法保持了持续的高压态势,节奏稳定,查处案件类型多样。督促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等责任主体加强信任和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净化市场环境;督促中介机构坚持市场“守门人”的初衷,勤勉尽责。可以预期,强有力的监管和执法将为建设一个标准化、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保驾护航。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证监会2019行政处罚“成绩单”:55宗内幕交易 4券商被罚1.05亿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