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68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福州5月12日电: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对老苏区时期福建龙岩市激励性扶贫的调查
新华社记者郑良和陈鸿毅
福建省龙岩市是老苏区,是全省扶贫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地方政府在与贫困的艰苦斗争中探索了一种激励性的扶贫机制,改变了“给钱给事”的方式,支持创业和就业,调动了政府、农村合作社、大农户和贫困户的积极性,解决了贫困户创业和就业的资金、技术和项目问题,激发了内生动力。70,000多个贫困家庭通过劳动摆脱了贫困,从而为持续和永久的减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扶贫是“忽冷忽热”:“是干部要我脱贫”
记者从龙岩市的调查中了解到,龙岩市有11万多贫困人口,反贫困斗争进入了决定性胜利的关键阶段。持续和永久地摆脱贫困是当地人民的一项紧迫任务。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内生动力和“一热一冷”现象。
"干部把鸡放在脚前送,但贫困户却在脚后杀鸡."新罗区委副书记郑金国对记者表示,单纯的寄钱送人鼓励了一些贫困户“坐等”,一些贫困户认为干部想让他脱贫,所以他们更加焦虑,会不断寄钱送人。
龙岩市60%以上的贫困人口具有完全的劳动能力,部分因病或因残疾导致的贫困人口也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一些贫困家庭想做事情,但他们缺乏资金和技术,没有办法,缺乏信心。”龙岩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钟寿宁说。
在访问期间,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有很多扶贫资金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然而,每个人都不知道如何花这笔钱,以及如何在最前沿使用它。在一些地方,扶贫资金不能发放,或者实行平均主义,群众的利益意识薄弱。
激发内生动机:如果你这样做,你可以享受政策支持,如果你这样做,你可以变得富有
2017年以来,龙岩市从激发内生脱贫动机入手,将扶贫与扶持志愿者和智力相结合,探索激励扶贫机制,采取“政府+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的模式。每个乡镇都挑选出有特色的农业项目,向贫困家庭进行宣传,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每个激励性扶贫项目都有一个项目负责人,他是当地的一个大型农民或农业企业。政府用扶贫资金从领导人那里购买树苗和幼仔,并分发给贫困家庭。领导负责日常技术指导,与贫困户签订回购合同,确保销售。
“总的原则是一个。如果你这样做,你可以享受政策支持。如果你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你就能得到更多。”龙岩市副市长张朝阳说。
记者最近在新罗区苏班镇瓦阳村看到56岁的村民陈祥森,他正忙着在自己的羊圈里放羊。
“养羊的知识不小。以喂草为例。南方的春天很潮湿,草地上有很多细菌。喂食前必须晾干。”看着圈里的羊开心地吃着,陈翔森抓起一把草料,放进桶里。“我最近不得不剪羊毛。我在春夏两个月剪一次,羊可以长到120多磅。”
两年前,当陈翔森选择养羊项目来摆脱贫困时,他完全是个门外汉。他说:“我带回了10只小羊,却不知道如何饲养它们。”我每天晚上都去合作社问主人。”
合作社为贫困家庭养羊提供了充分的指导。2017年,苏班镇政府找到当地一位大养羊人、远景羊合作社的负责人陈开友,请他带领10户贫困户养羊。每户贫困户获得政府补贴5000元,其中3000元用于从合作社购买10只羔羊,其余2000元用于在贫困户建立羊圈。
“合作社先把羊羔养到50磅左右,然后把它交给贫困户,并指示他们修建羊圈,对羊圈进行消毒和清洁,如何收获、烘干和喂饲草料,生病时如何处理羊,等等。一路教下去。我每隔三年或五年就跑到贫困家庭的羊圈里。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随时会来问,许多人慢慢开始明白了。”陈凯友告诉记者。
第一年,陈祥森的10只羊卖给了合作社,赚了1.3万元。尝过甜头后,他变得更有活力了。去年,他饲养了30只动物,今年扩大到53只,估计收入从5万元到6万元不等。
在武平县下坝乡,记者看到了一份激励性扶贫项目清单,其中包括种植金色百香果、模仿野生灵芝、饲养象鼻鸡等十多个项目。
下坝乡党委书记钟告诉记者,该乡首先选择了一批“当年种、当年见效、产值高、易于管理”的激励性扶贫项目,然后由办卡的贫困户自愿报名。
钟盛翔说:“贫困家庭在报名时将面临压力。”年底,我们将对参与活动的贫困家庭进行评估,并对那些有良好福利的家庭给予额外奖励。通过鼓励减贫,贫困家庭更愿意相互追赶,这比简单地捐钱捐物要好。
70 000多户贫困家庭参与了为持续减贫奠定坚实基础的活动
自2017年以来,龙岩市已有7万多户贫困家庭参与了激励性扶贫,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了贫困,为持续、持久的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贫困户有不同的精神和精神”,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的。许多贫困家庭参与了创业和就业,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学到了技能,而且增强了他们不断摆脱贫困的信心。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学习了技术的贫困家庭将扩大他们的种植规模,提高更多的收入,一些人将开始“接受学徒”来引导更多的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贫困家庭得到了真正的好处。"钟告诉记者,去年下坝镇居民人均储蓄8000元,比上年增加1000多元,每个村平均财政收入增加10万元。
“过去,我没敢花钱。扶贫资金“存在”账户中。现在有具体的项目,贫困家庭可以参与。扶持政策公开、公平,资金用得放心,也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郑金国告诉记者。
目前,龙岩市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激励性扶贫,让更多的贫困家庭通过劳动参与并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黄伟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把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老区苏区福建龙岩激励性扶贫调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