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53字,读完约6分钟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部署。2018年3月,公布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计划》。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许多组织都有了新的面貌,履行了新的职能。本版从现在开始推出“第一个着陆点”。今年的“新组织”系列报道,倾听员工讲述改革的故事,展示机构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编辑

■成立第一年,应急管理部共开展了59次应急响应,派出84个工作组到各地指导防灾、救援、救灾和事故处理,成功应对了超级台风玛丽亚和山竹果、内蒙古汉马森林火灾、山东寿光洪灾、云南墨江5.9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2018年4月16日,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在过去的一年里,应急管理部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并新成立了一个全国综合消防救援队。“1+1>2”的化学反应被触发。

■必须练习十八种武术

成都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第三中队的王迪正整装待发。地震救援、危险化学品堵漏、高空排水、排涝排沙、卫生防疫...“十八般武艺”,都需要练习和提炼。

过去,王迪所在的消防救援队对“火灾”最熟悉,但在危险、地震和泥石流等领域却不是很深入。改革转型后,新组建的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负责预防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各种灾害和事故。“兄弟俩现在都在努力练习,只是为了随时抽身、冲刺和获胜。”王迪说。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随着应急管理职能的扩大,“各种灾害”和“大突发事件”的救援要求已经准备好了——你以前没有做的,现在必须做;以前我不明白的,现在我要学会;以前没练过的,现在应该练了。

武术已经提高,装备不能落后。“过去,我们很少配备针对性强的专业地震救援设备。所用的发电照明设备重两三百斤,用于拆除的起重工具也是“铁铊”。救援地点的地理位置往往很复杂,需要步行或机动旅行,当他们到达现场时往往筋疲力尽。现在这些都在改善。”王迪告诉记者。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在过去的一年里,紧急救援系统一直在加速。除成立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外,应急管理部还成立了27个地震(地质)、山地、waters,/きだよ专业救援队,一批跨地区机动救援力量和7个国际救援队。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全国综合消防救援队出动1265.8万人次、217.3万台消防车,救助64.5万名疏散人员,组织转移近900万名避险人员,抢救和保护财产410亿元。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链条更短,调度更好

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应急总指挥陈胜用了八个字来描述它:“坐以待毙,与时间赛跑。”作为一名老“应急人员”,谈及过去一年的新变化,陈胜感慨万千:链条短,调度精,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强。

-综合管理。“专心做大事一直是我们的优势。然而,在过去,应急管理是分散的,综合规划是不够的。”陈胜认为,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应急管理的综合规划已经实现,可以动员各种力量更快地开展应急救援。

例如,在过去,对于森林火灾救援,如果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空森林保护站想动员航空空从山东到四川,它需要联系区域空中交通管制局;现在,它可以直接与中国民航联系,以提高救援效率。

-全过程管理。“现在,一个部门联合工作组可以承担过去几个工作组的任务,如灾前指导、救灾、灾后救济等,这不仅节省了行政资源,而且有助于实现预防与预防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陈胜看来,目前的应急管理链更加“顺畅”。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调度优化。“去年,山东寿光发生了洪灾,我们在晚上11点到达现场。当时当地抽水设备力量不足,应急管理部门紧急从河北和天津调集了60台大功率水泵。”陈胜介绍说,24小时内,应急管理部门调集了5000多名消防救援队员、14个矿山救援队和2万多件各种救援装备。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应急管理部成立后,抢险救灾很快实现了“三对接”:主要负责同志在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实现了相关部委之间的信息对接;前方工作组搭建通道,实现前方与后方的对接;实现灾区部门与地方的对接,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成立一年来,应急管理部共开展了59次应急响应,派出84个工作组到各地指导防灾、救援、救灾和事故处理,成功应对了超级台风“玛丽亚”和山竹、内蒙古坎玛森林火灾、山东寿光洪灾、云南墨江5.9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信息构建的个性化定制

到企业和部门考察如何加强灾害预测和预警系统的整合,促进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先进技术的研发...自去年以来,应急管理部科技与信息技术部一直很忙。

信息化建设是应急管理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工作。“过去,在信息化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建设和使用’两张皮的问题,这很容易导致信息的重复收集和相互之间的工作。”应急管理部科技信息司副司长李爱平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统一规划、设计和标准的同时,他们还定制了各部门的需求。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从去年年底开始,应急管理部动员了全部技术力量,初步建成了应急管理天眼监测系统,利用全球54颗遥感卫星形成了全天候、全球覆盖的遥感影像监测;设置"?“网塔”防汛抗旱应急咨询系统和信息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共享水利部门的水文信息、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和卫星云图,为防汛抗旱提供准确的服务;开通“专线”移动应急系统进行业务合作和咨询,可免费供我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使用,可节约建设资金1亿多元。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虽然该局已经布局并开了个好头,但李爱平也承认,应急管理信息化需要长期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感知网络建设,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增强应急指挥能力,尽快实现应急管理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本期协调员:洪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2日04版)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改革,触发“化学反应”(第一落点?新机构这一年①)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