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27字,读完约13分钟
本报记者/夏芳
对于葡萄酒公司来说,以“蓄水池”为名的预付款不仅能给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还能反映经销商对企业的信心和对未来产品销售的期望。同时,白酒上市公司预付款金额的变化也反映了行业的冷暖。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8年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预收金额为387.44亿元,而去年年初为341.36亿元。虽然去年年底19家葡萄酒公司的预收款总额较年初有所增加,但从单个股份公司来看,2018年有8家公司的预收款较年初有所下降。
8家公司的预收账款较年初有所下降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选择统计注意到,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按预付款增速计算,2018年青青白酒最高增速为192.15%,其次是顾靖酒厂,增速为128.42%;山西省酒精中毒增长率为81.23%;顺信农业、五粮液和金世元的预付款增速均高于40%,分别为49.36%、44.36%和43.42%。社德酒业增长28.51%,九桂酒、口子窖、洋河、英甲贡酒的预收款分别为9.69%、7.19%、6.39%和0.96%。
此外,2018年st皇太、金籽酒、伊利特、金辉酒、方水晶、老白干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的预付款金额较年初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71.2%、13.32%、57.72%、17.41%、5.19%和14.9%。
在业内人士看来,白酒企业预付款的增长速度不仅反映了行业的冷暖,也反映了经销商为企业赚钱的意愿。如果一个公司的预付款急剧下降,这意味着经销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不乐观,对产品销售没有信心。
事实上,2018年预付款金额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st皇太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连续出现负经审计净利润,在2017年和2018年底连续出现负经审计净资产。该公司已宣布暂停上市,其股票将从2019年5月13日起停牌。
此外,19家公司预收款额的变化反映了白酒行业的整体现状。白酒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经销商对龙头企业的信心更大,而区域白酒企业和中高档品牌白酒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从2018年上市公司收入增长率来看,收入增长率低于10%的公司包括金辉酒业、顺鑫农业、青青酒业、金种子酒业和圣皇太酒业,均属于区域性葡萄酒公司。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72%、2.9%、2.29%、1.89%和-46%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白酒龙头企业的贵州茅台,去年同比增长了5.9%。根据公司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减少了437家茅台酒经销商,取消经销商是疏通贵州茅台渠道的重要举措。在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销售茅台酒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是白酒行业其他酒类无法实现的。
对于一些知名葡萄酒企业预付款减少的问题,葡萄酒专家蔡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在渠道层面,由于互联网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传统资源渠道出现碎片化,消费者话语权增强。传统的移库完成销售的方式受到了市场的挑战,而且由于高端产品的培育周期较长,企业更注重对产品销售率、产品结构等指标的追求,而不是简单的销售,所以一些名酒是提前收到的。
中原基金资深白酒专家、管理合伙人金玉凤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过去四年,中国白酒行业前七名(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郎酒、剑南春)的市场份额合计从18%左右上升到34%左右,行业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此外,七大葡萄酒公司保持了2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这逐渐侵蚀了当地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白酒行业越来越向顶级品牌企业集中,行业挤压增长越来越明显。
高端白酒价格的上涨帮助了葡萄酒公司业绩的增长
事实上,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可以从白酒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中清晰地看到。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去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总收入为2121.62亿元,2017年同期为1693.32亿元,同比增长25.29%。然而,从2018年各股份公司的收入增长率来看,除了st皇泰公司外,其他18家公司的收入同比下降了46.47%,去年实现了收入同比增长。增长率超过20%的企业有洋河、顾靖酒厂、泸州老窖、贵州茅台、金世元、五粮液、社德酒、酒鬼酒、方水晶、老白干酒和山西白酒,增长率分别为21.3%、24.65%、25.6%、26.43%和26.49%
此外,2018年,19家葡萄酒企业净利润总额为698.51亿元,同比增长33.54%,2017年同期为523.05亿元。从增长率来看,金辉酒业和英佳酒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均低于20%,分别为2.24%和16.18%;老白干酒、社德酒、青青稞酒和金籽酒的生长速度均在100%以上。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14.26%、138.05%、214.24%和1144.09%。
值得一提的是,18家葡萄酒公司去年实现了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但是,从各公司的主要经营业绩分析来看,可以说,2018年有几家高端葡萄酒企业受益匪浅。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行业地位以及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数据显示,虽然去年金籽酒净利润增幅最大,但公司201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50.31万元,公司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84亿元。作为区域性葡萄酒公司,2018年金籽酒中高档酒和普通酒收入同比下降,其中中高档酒收入同比下降9.78%,普通酒收入同比下降23.43%。然而,该公司的医药产品去年实现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25.91%。
然而,对于大多数上市白酒公司而言,高端白酒产品在2018年表现良好,成为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
具体来说,作为白酒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五粮液2018年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增长30%以上,其中公司的高价酒同比增长41.11%;中低价葡萄酒同比增长12.9%。同样,贵州茅台在2018年实现了26.49%的收入增长和30%的净利润增长。其中,茅台去年的收入增长率为24.99%,其他系列葡萄酒的收入增长率为39.88%。
2018年,茅台和五粮液在高端葡萄酒和系列葡萄酒中都表现出色,凸显了品牌价值和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青睐。此外,行业名酒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和洋河去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据显示,2018年山西汾酒中、高价酒和低价酒增长超过40%。报告期内,公司中高端白酒收入增长率为47.44%,低端白酒收入增长率为47.59%。报告期内,泸州老窖的高档酒、中档酒和低档酒也实现了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37.21%、27.83%和8.3%。同样,2018年洋河实现营业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21.3%;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81.15亿元,同比增长22.45%。报告期内,公司梦蓝销量强劲增长,梦蓝高端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公司都实现了所有类别的业绩增长。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低价葡萄酒并没有取得好的销售业绩。
年报显示,2018年舍德酒业高端葡萄酒收入增长率为23.7%,低端葡萄酒收入同比下降40.09%;青青酒中高档青稞酒同比增长10.35%,普通青稞酒收入同比下降18.92%,热巴青酒同比下降77.71%;2018年,方水晶高端葡萄酒收入同比增长41.66%,而中端葡萄酒收入同比下降5.32%,低端葡萄酒收入同比下降53.17%。
关于白酒上市公司2018年的整体表现,蔡表示,白酒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数据反映出,中国白酒目前最大的特点是品牌化趋势,随着行业资源向名酒聚集,整个产业链向消费者一侧延伸,而市场资源向名酒倾斜,具有名酒的品牌效应和产品的高端战略。 行业挤压态势加剧,一些强势名酒的高端和低端产品整体销量和利润增长可以预测。
蔡认为,未来中国白酒的整体竞争仍将加剧,尤其是中高档市场的扩张,低端消费将大幅萎缩。同时,未来中国白酒将形成名酒固化、区域特色葡萄酒企业崛起、大量低端中小葡萄酒企业消亡的局面。然而,中国白酒作为文化载体的属性不会改变,甚至一些名酒,如舞阳,可能会因其稀缺而进一步证券化,其金融和投资属性将会扩大。
从白酒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高端白酒的数量和价格都有所上升,这表明行业的复苏是结构性的复苏,而不是整个行业的复苏。白酒行业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五级阵营格局。如果每个阵营的企业都想实现跨越式增长,他们将付出越来越多的成本,机会越来越少。金玉凤这么说。
品牌集中度向龙头企业靠拢
葡萄酒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内已经达成共识。从2018年年报和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可以看出,龙头企业越来越强,一些企业开始落后,行业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贵州茅台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1.91%。
天丰证券分析师刘鹏表示,茅台的自营直销政策已经开始实施,这将促进其未来业绩的稳步改善。随着超市、商场等直销渠道竞价节奏的不断推进,茅台的推出量将逐步增加,公司的空利润将进一步增加,吨价的上涨将带动毛利率继续上升。
上海的一位茅台经销商告诉《证券日报》,53度飞天茅台的批发价达到1950元/瓶,市场缺货。
同样,五粮液在2019年第一季度也实现了收入和净利润的高增长,其中利润增长率超过30%,第一季度收入达到全年收入目标的35%。
关于五粮液市场的销售表现,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经销商表示,春节后,五粮液市场表现非常强劲,第七代经典五粮液的批发价达到900元至910元/瓶,这也让市场期待第八代经典五粮液上市。
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首席分析师薛原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五粮液的改革是坚决的,效果是显著的,国王回来了。通过价格和品牌的协同作用,公司的品牌价值逐渐成为回报。五粮液现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公司有信心,经销商对公司的未来有信心。公司立足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确保渠道利润。通过不断推荐产品、改革渠道和营销来促进品牌价值的回归。
事实上,在茅台和五粮液的销量和价格不断上涨的背后,它也让其他葡萄酒企业的产品价格上涨了/0/,这对提高企业绩效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月14日,泸州老窖高管在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将在确保渠道利润充足的前提下,考虑提高终端零售价格的机会。泸州老窖今年提出了管理年,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实施管理年,提高成本效率,挤出水分,提高成本效益,通过管理提高泸州老窖的利润。
至于未来发展,泸州老窖高管表示,虽然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15%-25%的增长目标,但公司对市场发展不会有所保留,但仍保持20%的增长率。因此,无论是国窖1573、特曲酒、窖龄酒还是60版特曲,目前都保持了快速增长。
对此,金玉凤表示,未来三至五年白酒行业将呈现八大趋势:从行业来看,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继续提高;制造商的挤压式增长已经成为常态;结构化复苏而非全行业复苏;格局分化后,五行阵营的金字塔开始成型。从需求方来看,具有双重、三重和新特征的新消费群体的形成,以及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工具在细分市场的精确定位,将迫使制造商在供应方进行创新,从而重建人、商品和领域之间的关系秩序。从供应方面来看,产品多样化和创新,以及新的数字零售力量的迅速崛起,将逐渐改变行业的下游供应链格局。此外,在媒体品牌建设的环境下,企业将逐步构建自己的品牌信息矩阵,重构内容生产和分销渠道,从而实现全空多形式的品牌信息输出。
事实上,白酒企业的整体表现也体现在资本市场上。根据《证券日报》的选择统计,2019年1月1日至5月16日,19家白酒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良好,其中顾靖酒厂和五粮液公司股价涨幅均超过100%,分别为124.92%和116.15%。此外,泸州老窖公司股价涨幅达到99.21%,全球股价上涨96.75%。金籽酒、九桂酒、方水晶、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寇子窖、顺鑫农业的股价涨幅均在50%以上,分别为50.54%、52.75%、55.66%、57.6%、74.35%、77.04%和85.85%。青青酒业、社德酒业、金辉酒业、洋河酒业、英佳酒业、老白干酒业、伊利特酒业和圣皇太酒业的股价分别上涨12.23%、25.06%、27.05%、27.91%、28.56%、33.09%、35.84%和44
行业内龙头企业的优势逐渐凸显,行业差异化将越来越明显,强势化将成为趋势。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投资者的首选目标。
(编辑上官门罗计划朱宝珍)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19家酒企去年“蓄水池”达387亿元 头部企业受宠 区域及次高端品牌“亚历山大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