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9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广州5月16日电:打造“益生菌”——广州永庆坊的复兴

新华社记者周强、景怀桥

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拆除大型建筑。经过一番“刺绣”努力,汇集了西关风情和骑楼建筑的广州老街永清广场焕发了青春,就像一种益生菌,注入到城市更新改造体系中不断发酵。随着市场化运作,老城区有了新的活力。

激活老街:注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回来了

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一批新城的建设,广州的城市骨架有所扩张,但由于投资不足和缺乏理念,老城区逐渐衰落。自2015年以来,完成了“长体”的广州开始了旧住宅区的微改造。

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曾经是广州危房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永清广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需要维修保养的建筑面积为7200平方米。

2015年,荔湾区政府通过bot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微转型”,由企业改造、建设和运营,运营15年后回归政府。

经过10个月的改造和建设,永清广场获得了“重生”。负责改造项目的广州万科副总经理俞敏峰表示,改造保留了原建筑的轮廓和岭南民居的空房间肌理,引入了现代元素,实现了新与旧的有机结合。

注入新产业,吸引年轻人。“我认为这座古城缺乏科技感。后来,我发现它不仅保留了广州老西关的味道,还满足了办公的需要。”留在这里的新创企业良丰台科技的负责人雷寒说。

从无人问津到人来人往,永清广场日均客流量已增至1万人,商铺入住率增至95%,不仅成为文艺青年的最爱,也是广州街区怀旧的好去处。

69岁的林已经这样生活了30多年。她一天中最愉快的时光是在黄昏时分和她的小孙子散步。“将来会有更多的地方可以散步,希望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广州的传统文化。”

平衡保护与发展中的文化与乡愁

阳光明媚,不怕火和雨,不怕建筑倒塌,这是永庆坊的真实写照。2006年,恩宁路的连片危房进入了政府集中改造决策的视野。

当时,旧城改造往往是大规模的拆迁建设模式。为了在旧城拆迁中实现经济平衡,有必要提高容积率进行增量规划,或者将原有居民迁出,改为居住经商。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姜伟辉说,如果这座房子被拆除并建成,它将覆盖至少二三十层,但这将破坏原有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肌理。

做一粒“益生菌”——广州永庆坊复兴记

征用和拆迁也遭到居民的反对,许多人不愿意离开他们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地方。转型一度陷入僵局。

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实甫被委托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重新设计,赢得了市民的支持。“我第一次制定了旧城改造计划,保留了旧街区和旧车道。”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康强说。

然而,这个计划又搁浅了,因为它提出要迁移原有居民。2013年,恩宁路被定义为历史文化街区,其管辖范围内的建筑高度有限,这让开发商望而却步。当地政府改变了思路,针对文庄镇的建设,选择了建筑风格完整、原始居民较少的永清广场作为试点。

做一粒“益生菌”——广州永庆坊复兴记

“永庆坊的案例表明,通过经营权的市场化,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和保护文化之间取得了平衡。”王师傅说。

“老年人花的钱比新来的人多。永庆坊的装修费用是每平方米1万元,而新房的建筑安装费用只有一半。该项目去年实现了收支平衡,预计回收期为12.5年。”于敏峰认为,“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似乎有些矛盾,但只要道路是对的,城市就更有特色,更有活力。”

做一粒“益生菌”——广州永庆坊复兴记

“在协商中形成共识”

目前,比永庆坊一期大十倍的二期改造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在装修的第一阶段,一些工作不够细致,导致了侵犯邻接权等纠纷,而第二阶段的私人业主占了50%,游戏更大。

在党的建设的指导下,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共建委员会于去年9月成立。在这25名成员中,居民占了一半以上,专家和顾问、商业代表和媒体代表也被招募。

姜维辉经常召集成员讨论。居民抱怨和“挑刺”是很常见的,但他认为这个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各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在磋商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与新城建设中的“纸上谈兵”相比,旧城改造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更多,而国家法规大多针对新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政策法规和操作规范也不完善,更加需要齐心协力。

“永庆坊二期50%的业主都是原住居民,这在旧城改造中是前所未有的。”王实甫说:“原来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历史特征,比我们在旧纸堆里找到的历史记忆更生动。”

目前,合作创建委员会已运行半年多,有效解决了恩宁路改造中的诸多矛盾。公共的空厅增加了,商业品味降低了,原来的居民逐渐从反对和不理解变成理解和支持。"平台的建设也让企业在做决策前三思而后行."于敏峰表示,通过改造前的入户采访,最终的方案并不是最优的,但必须是各方都能接受的。

做一粒“益生菌”——广州永庆坊复兴记

“旧城区的新活力,广州努力用刺绣功夫管理城市,并将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市委书记张表示,永庆坊是历史街区改造的新尝试,希望永庆坊成为一个“益生菌”,从共建、治理、共享的层面贡献一套制度规则,为旧城改造提供样本参考。

做一粒“益生菌”——广州永庆坊复兴记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做一粒“益生菌”——广州永庆坊复兴记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