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59字,读完约7分钟
乐居金融张丹来自北京
成立仅17个月,招股说明书提交后不到30天,瑞讯咖啡(以下简称瑞讯)正式上市,成为全球ipo最快的公司,创下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新纪录。
5月17日晚,瑞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lk,发行价格为17美元,发行了3300万ADS(美国存托凭证,大部分外国公司的股票都以这种方式在美国上市交易),共募集到6.95亿美元。
瑞迅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好于怀疑者的预期。上市第一天,瑞迅咖啡以25美元的高价开盘(比发行价高47%),盘中一度涨至25.96美元,随后股价开始下跌,在北京时间今天上午收盘时收于20.38美元,比发行价高19.88%。数小时后,瑞迅咖啡的股价为20.06美元,微跌1.57%。
瑞星是新零售趋势的幸存者。自成立以来,它已被资本祝福了三轮,现在它已成功上市。然而,更多像瑞星这样只花钱不赚钱的新零售企业,却因为财务问题而无法生存。据媒体报道,七只树袋熊、郭晓梅和这只青蛙都在死亡名单上。
列表中的关键链接
瑞星自成立以来,一直以钱换规模,用补贴来吸引客户。在首次披露2018年前三季度亏损近9亿元后,引发了行业争议。从此,“损失”成了瑞星不可磨灭的标签。
然而,这些已成为瑞星在招股说明书中展示的资本,也是敲开上市大门的钥匙。
通过持续的补贴,瑞迅的店铺、咖啡杯和用户都大幅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星在中国拥有2370家直营店,累计交易客户超过1680万。
在招股书中,瑞讯引用了苏利文咨询公司(Sullivan Consulting Company)在Jost的研究报告,称根据门店数量和咖啡杯销量,瑞讯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增长最快的咖啡连锁品牌。
“快”是瑞星的标签,业内人士形容为:太快了,无法理解瑞星的演奏风格。它于2018年5月正式宣布。此前,瑞星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进行了试运营,完成了525家门店的布局。
店铺和用户的数量是钱培养出来的,也是她不计利润的结果。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第一季度,瑞星的运营亏损为5.3亿元,2018年的运营亏损为16亿元。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损失了21.3亿元。
这一损失并没有让资本市场害怕瑞星,而是欣然接受。
2018年,瑞迅的收入不到10.7亿美元,达到了“新兴成长公司”的标准。在招股说明书中,芮兴简单地说:用这个定义所拥有的豁免权。不仅简化了上市要求和程序,而且还享有许多特权,如不受审计师认证要求的约束,不符合新的和经修订的财务会计准则等。,这自动屏蔽了瑞星上市的多重条件障碍。
瑞星的这张卡是其提交招股说明书24天后快速上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你继续亏损而无利可图,瑞星迟早会来上市,这是很久以前业界的预测,但上市的速度会像龙卷风一样快,但这可能已经在陆和钱的计划中了。
中国的另一场汽车租赁?
"瑞星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有着清晰的资本运营气味."这是业内对瑞星的最高评价,不仅因为瑞星在短期内进行了几轮融资,还因为其运作模式。咖啡更像是瑞星的一个金融项目,已经很快进行了多轮融资。瑞星的运营模式与中国租车完全一样。
现年43岁的钱在辞职创办瑞星咖啡品牌前是的副总经理,是亲切称呼的“大徒弟”。钱2004年从武汉来到北京,与陆一起创业。他从中国汽车租赁的经理兼行政人事部主任担任UCAR的首席运营官。
跟随陆十余年的钱,可能是深受陆的影响,或者说他原本是想按照陆的戏剧风格另寻出路。瑞星的运作几乎完全复制了神舟部门的资本运作、烧钱扩张、交通营销等手段。
陆,福建人,2007年在中国创办了汽车租赁公司。据了解,陆得到投资后,很快就发动了价格战,降价幅度高达30%-50%。在价格战和融资不变的情况下,中国汽车租赁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平台,并于2014年9月在香港上市。
如今,瑞星在中国走的是和租车一样的路。甚至可以说,瑞星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孵化行业。在瑞星看似独立的背后,到处都是神舟部门。
2017年,钱从中国汽车租赁集团辞职,立志打造咖啡品牌。可以说,鲁对给予了一切帮助,不仅给予了精神上的鼓励,而且在资金、物力、人力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在业内是众所周知的。
瑞星的初始资金全部来自创立者团队自有资金和陆的个人贷款,约5亿元。此外,还将的总部设在北京大钟寺,租给瑞星作为办公场所。甚至早期的瑞星员工都来自中国。
2017年10月5日,瑞星的第一家内部测试店在神舟总部一楼开业;同月,第一家外部测试店在北京银河soho开业。此后,瑞星迅速开店,辐射全国。
资本是瑞星肆无忌惮扩张版图的关键来源。在瑞星上市前的三轮融资中,继续投资的君联资本、久益资本和大榭资本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瑞星宣布的股权结构可以看出,他们几乎都是深交所的老熟人。数据显示,上市后,瑞星董事长陆的持股比例从30.39%稀释至26.06%,钱的持股比例从19.59%稀释至19.35%,以为代表的大榭资本和以为代表的欢乐资本的持股比例分别变更为10.16%和5.76%。
新赛道和老对手
在中国市场,瑞星一直以星巴克为目标。
标杆星巴克使瑞星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并使瑞星逐渐从人群中成为“主流”。捆绑星巴克一度让业界认为瑞星是星巴克在中国最强大的挑战者。
"瑞星和星巴克不是一个数量级,也没有可比性."这是星巴克粉丝一直强调的。然而,事实上,瑞星的确将星巴克视为其头号竞争对手。
瑞星的出现源于钱植雅对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主导地位的不满。咖啡爱好者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星巴克是中国唯一的咖啡市场。有了这个想法,他决心打造一个咖啡品牌,于是瑞迅咖啡诞生了。
瑞星2019年的战略目标是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在钱5月17日在瑞迅上市的六个声明中,几乎都是“影射”星巴克,比如“好咖啡不贵,你喝咖啡还是咖啡馆?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有什么区别?
然而,星巴克对瑞星的激进主义并非无动于衷。
2018年9月,星巴克在中国推出了外卖服务“特别星送”,其覆盖范围现已扩展至58个城市。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在今年4月的盈利电话会议上提到,到10月,中国提供送货服务的门店数量将增加到3000家。
此外,当4月份的财务报告发布时,星巴克预计2019年将有近600家新店在中国开业。截至3月31日,星巴克在中国有3789家门店,同比增长17%。瑞星2019年的开业目标是新建2500多家门店,总门店数超过4500家。
与收入相比,瑞星和星巴克仍有很大差距。2018年,星巴克实现收入247亿美元,瑞星咖啡2018年的总收入仅为8.41亿元,合1.25亿美元,仅占星巴克的0.5%。此外,截至今年3月31日,瑞星面临的短期债务增加到8.48亿元,其中8.2亿元需要在一年内偿还。
中国食品行业评论员朱认为,瑞星咖啡的成功上市实际上是瑞星咖啡和星巴克将在下半年展开竞争的信号。
资本市场最大的残酷之处是看结果而不是关系。上市无疑将为瑞星提供一个更大的融资平台,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瑞幸咖啡:挖通上市极速“隧道” | 穿透IPO?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