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2字,读完约4分钟

减税和减费,企业是“轻载”;优化经营环境,增强市场活力;多领域改革措施推进,高质量发展充满力量和韧性;改革如何给经济带来活力?改革如何挖掘增长潜力?

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金融评论》继续推出“中国经济依赖什么?”在系列节目中,国务院参赞处特约研究员姚景元和财经评论员胡应邀作了深入分析。

姚景元:增强经济活力重在激发企业活力

国务院参赞处特约研究员姚景元: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内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仍然集中在供给方面和结构方面。如何解决供应方的结构性问题?就是要不断深化改革。

我们的改革之一是坚持,就是要坚持三比一,一滴一补;同时提升,提升什么?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什么是微观主体?就是企业,就是要增强微型企业的活力。那它取决于什么?就是依靠改革。我们总结这40年的经验,我们所有最基本的东西和最原始的动力都是改革。因此,无论我们看哪个领域,回顾40年,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的每一步都是改革的成果。因此,当我们现在谈论改革时,我们经常强调我们应该重新开始,因为改革应该永远在路上。

央视财经评论:中国经济靠改革!给经济添活力 给增长挖潜力

胡·:释放制度的潜能可以激发市场活力

财经评论员胡·:改革是制度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只有释放制度潜力,才能激发市场参与者的微观活力。在这一制度创新中,我们通常有几个视角或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如何能做得更多?市场微观主体如何变得更有活力?两者应该很好地平衡。

第二个层面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调动两个层面的积极性。

第三个维度叫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当然需要活力,但也需要秩序。

最后一个维度是公共福利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有不同主体的利益。如何平衡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制度创新和制度创新。

姚景元:打破枷锁可以放开手脚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元:我们在谈深化改革,总理也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难”,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为什么改革要进入深水区?因为这项改革开始触及一些利益,包括一些部门的利益。你最初的认可显然是权力,或者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寻租,这实际上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过去,用180个公章经营一两年企业,实际上束缚了人们的创业热情,抑制了整个经济的活力。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为改革商业环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央视财经评论:中国经济靠改革!给经济添活力 给增长挖潜力

众所周知,去年国际组织大幅提高了中国商业环境的排名,这表明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胡·:政府应该是一个好的引导者、监督者和服务提供者

财经评论员胡:过去,一些地方、部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总是有些迷恋和困惑:对审批的权力有些迷恋,对如何更好地为市场和企业服务有些困惑。

因此,在接下来的行政体制改革中,我认为政府应该扮演三个角色:一是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引导者;第二个是监管者,它监督市场秩序,监督质量和安全;第三是服务提供者,很好地为消费者和企业服务。

这三个角色不应该被忽视,应该结合起来。只有做好这三个角色,才能真正打破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和机制的缺陷。

姚景元:看到市场的力量,尊重市场的规律

国务院参事办公室特约研究员姚景元:我认为总结40年的经验,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化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时,在资源的市场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看到市场的力量,尊重市场的规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的不足,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我们的整个经济运行中,还有什么是束缚的,还有什么潜力是不能释放的?在哪个领域和部门,如果发现有什么潜力可以释放,也就是说,这个领域和这个部门的改革肯定已经失败了。你可以从改革中找到原因,并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它。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的道路是什么?这是改革,改革是发展之路。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央视财经评论:中国经济靠改革!给经济添活力 给增长挖潜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