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5月21日电(记者朱)5月21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医药协会承办的2019年“医药科技周”启动仪式暨公开开放日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宣布,2019年“医药科技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普及药品安全,造福人民”,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年科技周系列活动之一。启动仪式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医药协会副主席李波主持。
徐景和在启动仪式上说,开展药品安全科技活动是落实以人为本发展思想、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创新与药品安全的关系、提高全民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认真承担监管责任,深入普及药品知识。“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是新时期药品监管部门和所有药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使命。深入普及药品科技知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药品科技创新、维护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二是围绕药品安全主题,全面普及药品知识。围绕“创新、质量、效率、制度、能力”五大主题,充分展示近年来医药医疗器械的创新成果,以创新凝聚共识、展示实力、展示形象,进一步增强人们的获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第三,坚持药品安全共治,广泛普及药品安全知识。维护药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构建企业责任、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协调、公众参与、媒体监管、法律保障的药品安全共治模式,必须广泛普及药品安全知识。四是推进药品监管科学化,继续普及药品知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了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并确定了前九个重点研究项目。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专家参与监管科研,不断提高我国药品监管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教育、卫生与体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协会会长孙显泽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众了解疾病和用药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做好药品安全普及工作是造福人民的重要举措。希望药学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继续宣传和普及药品安全知识,为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健康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做出贡献。
活动期间,中国医药协会科技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首席专家朱康勤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松年分别发表了题为《关于中药产业发展变化的思考》和《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个体化用药》的演讲。
朱康勤围绕推动医药产业发展和转型的“五大驱动力”,阐述了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加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和转化,引发全球产业转型。中国制药企业应该被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积极参与价值链重塑,从主动整合到参与和引导。
胡松年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慢性病为例,系统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对精确化、个体化用药的指导。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个体化精确医学的发展,“基于基因组信息的药物反应潜能”有望逐步发展成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随后,代表们参观了中国检验研究院化学药物控制研究所的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科室情况、仪器设备、检查流程等。,并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科技周”是国务院发起的全国性群众性科技活动。自2001年以来,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在每年5月的第三周联合举办了“科技周”,已连续举办了18届。自2015年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同一时间举办国家药品监管系统科技周,展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医药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医药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发展水平,加强药品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8年,“科技周”活动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单位2.2万个,覆盖1880多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9年药品科技周突出“药品安全普及惠民”主题,为期一周,将举办“公众开放日”、“科学用药普及扶贫”、“科海远航梦帆船”校园科普公益活动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2019年药品科技活动周在京启动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