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5月23日电(记者杨伟)用大豆制成的“素肉”代替肉制品,以满足人们减肥的需要;“家用碾米机”旨在满足人们对大米质量的更高要求;“大豆冰淇淋”解决了一些乳糖不耐受群体的困扰...

近日在哈尔滨举办的“黑龙江食品科技周”上,记者看到“食品科技”的进步正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舌尖需求”,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的成果正在这个粮食大省悄然显现。

记者在食品科技活动周上看到,一家生产“素肉”的企业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在摊位前,大豆“素肉”被做成鱼和火腿肠,吃起来和肉相似,而且更精致。

“‘素肉’是通过粉碎、混合、成型和蒸煮大豆蛋白生产的产品。它是一种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动物蛋白的植物性食品,深受素食爱好者和减肥人士的欢迎。”企业工人王超说。

在另一个摊位上,一个形状像电饭锅的家用电器特别显眼。“这不是电饭锅,是‘家用碾米机’。”碾米机制造商的负责人王雪艳解释说。

王雪艳告诉记者,这种家用碾米机是为了满足一些消费者对新鲜大米的需求而生产的。“碾米机现在可以食用和碾磨,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大米的新鲜度。”

在王雪艳看来,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消费也在不断升级。“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做研究,走遍了早市和夜市。开始时,这些产品一年只能卖出500台左右,现在每年能卖出2万多台。”王雪艳说。

除了“素肉”和家用碾米机,大豆冰淇淋和杂粮粉等产品也在食品科技周上展示了食品科技的力量。

“要继续深化粮油加工业供给结构改革,提高适销对路的优质粮油产品供给能力。”中国粮油协会首席专家王瑞元认为,粮油加工业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增加优质、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粮油产品的供应。

黑龙江省粮食局的工作人员表示,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产粮大省,一直坚持“科技兴粮”的方针。通过建立科技联盟,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研究机构与企业对接,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粮食产业优质发展。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黑龙江:“粮食科技”满足“挑剔舌尖”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