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6字,读完约2分钟

5月13日,《人民日报》整版报道了网络劫持问题。文章指出,目前“浏览器网页劫持”和“流量劫持”依然猖獗,严重损害了网民的权益。本文给出了一个劫持用户浏览器主页的例子,并就此事采访了360安全专家王鼎,就如何纠正劫持互联网这一老大难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人民日报》狠批上网劫持 360专家支招

文章称,“劫持浏览器主页”长期以来一直是互联网安全的痼疾。用户设置的浏览器主页网址经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更改为其他网址。此操作通常由恶意软件或插件完成。因此,即使用户采取了修改浏览器设置、删除注册表、清除/清除きだよ 0/DNS缓存等措施,它仍然是无用的。这些恶意软件或插件会在后台监控当前的浏览器设置,一旦设置被重置,它们会再次劫持主页。

《人民日报》狠批上网劫持 360专家支招

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攻击用户的家庭路由器来劫持主页,而不修改用户的计算机设置,这是非常隐蔽和难以消除的。

浏览器劫持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用户体验。在网上冲浪时,用户不能使用自己的主页,还会被不断弹出的广告骚扰。

更严重的是,浏览器被劫持后,很容易泄露用户隐私。当用户使用浏览器浏览网站内容时,网站可以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本地存储cookie,以识别和记录用户的登录、浏览和购买信息。一旦收集并掌握了这些信息,用户的在线偏好、关注的话题、商品购买和其他相关信息就可以被收集起来,然后“拍照”。

《人民日报》狠批上网劫持 360专家支招

除了个人利益,浏览器劫持也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工具。文章援引360安全专家王鼎的话说:一旦用户的浏览器被劫持到挂马网页,就会感染木马病毒,被黑客控制浏览器甚至电脑,甚至使用户的电脑变成僵尸主机,用来攻击其他电脑。例如,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即在某个时刻,控制数千甚至更多用户计算机的浏览器访问同一个网站,该网站可能会立即崩溃。

《人民日报》狠批上网劫持 360专家支招

显然,从表面上看,浏览器劫持是为了引导流量和获取非法利润,其更深层次的危害是成为网络电信欺诈的重要形式和互联网黑色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许多专家认为,浏览器主页被劫持经常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站运营商和搜索引擎的监管,鼓励其对抗网络黑势力,加强对流量劫持的处理,共同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人民日报》狠批上网劫持 360专家支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