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50字,读完约6分钟

“羊毛出在羊身上,智能设备的成本将叠加在老年人身上,但目前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有限。机构对智能老年机器人也不是很感兴趣,而不仅仅是一个玩具。”“一方面,智能机器人只是残疾和半残疾老人所需要的;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的价格约为5万元,这只是一辆相对低档汽车的价格。以同样的价格,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达到数千万辆。”北京益康生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正和认为,从需求和购买力角度来看,智能机器人前景广阔。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闫帅和韩正和的不同立场反映了智能养老设备的尴尬局面——市场供给与实际需求的不对称。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提出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开发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智能养老监控设备和家庭服务机器人,以满足健康养老多样化、个性化需求。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在行业发展中推进智能健康养老,开展智能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智能养老院”。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在政策和市场的帮助下,智能养老设备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

市场需求

北京房山区的爱心养老院(以下简称普源)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智能养老院,但从外表上看,你无法区分它与其他养老院的区别。

2017年,浦源与阿里巴巴合作建造了智联的两个老年样板房。人工智能音频被用作中央控制中心,并增加了智能家庭设备,如高清无线摄像机和各种传感器。这位老人不用起床就能控制家里所有的电器,包括电视和窗帘。护士还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老年人的情况,远程与老年人交谈,询问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到达老年病房。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闫帅介绍说,样板间的整套设备成本不应该超过1000元。使用这样的智能设备后,原来的15位老人可能需要3名护士,但现在只需要2名护士,这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老人护理的档次。

闫帅智能养老机构的步伐仍在前进。在千里之外的江苏省宿迁市,他的直联网络社区养老机构即将投入运行。

据闫帅介绍,新开业的养老机构只有14张床位,还不到一般公园的1/3。然而,作为一个社区养老机构,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向周围所有社区的老年人辐射养老服务。“在安装了智联网络设备后,社区养老中心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老年人的情况。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呼叫系统交流他们的需求,社区养老中心将提供上门服务,包括医疗服务。”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目前,养老机构人员成本上升,空大量人才紧缺,护士招聘困难。”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1000多元的人工智能设备已经成为最佳选择。但是,现在北京只有少数养老机构使用智能设备,他们对智能设备的认识还不够。”闫帅告诉《经济观察报》。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2018年11月,华凌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显示,在老龄化趋势背景下,智能养老需求持续增长,2015 -2017年为智能养老服务业培育期,2018-2020年为智能养老服务业增长期。未来智能养老的主要形式是智能家居。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韩正和也看到了智能养老的需求,于2016年成立了北京益康生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开发了第一代机器人。韩正和介绍说,机器人主要解决残疾人和半残疾人老年人的运动问题,比如从床到轮椅,在自己开发的机器人的帮助下,老年人只能用手来完成。通过遥控,机器人还可以帮助老人按照既定的路线移动到相应的位置。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韩正和告诉《经济观察报》,护理人员的成本越来越高,1月份发达国家护理人员的工资在2万到3万英镑之间。随着老龄化的趋势,养老需求不断扩大,一次性设备支出可以解决养老中的许多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很大一部分中产阶级及以上家庭完全有能力支付。只是智能老年机器人对他们还不熟悉,所以公司的用户定位主要集中在国内高端养老院和国外发达国家。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成本和实用性

韩正和介绍说,中国的智能养老产业刚刚起步,呈现出两级分化现象——低端产品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高端产品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是高附加值的蓝海领域。在整个市场上,很少有企业能够大规模生产高端机器人。

在多次参加世界机器人展览会的过程中,韩正和也发现,所谓的智能老年设备产品有很多种,但它们的功能都是相似的,最常见的功能有一键呼救、语音呼叫、动作检测等。这些产品相对低端,而高端产品更局限于概念机器人。能帮助老人洗衣和吃饭的机器人很少,也很难商业化。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2017年,杭州和天津的养老机构引进了老年机器人,它们的功能更多地局限于陪伴和聊天。复杂的行动,如帮助老人起床和进食,仍然需要护士来完成。

这次登陆不是韩正和所预想的。“按照我的预期,未来将会有类似《星球大战》的场景,每个老人身后都有一个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卧床不起的老人完成他们所有的日常生活,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去他们想去的地方,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尽管韩正和发明了第一代机器人来帮助老年人起床和行动,他仍然需要寻求资本和市场的认可。

韩正和介绍说,在此之前,第一代机器人已经在养老机构的合作下进行了试验,并少量出售。然而,有必要为大规模生产寻求进一步的融资。“之前,我们也与许多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但十分之九的人表示,他们看不到公司的智能老年机器人快速实现的能力。市场的规模和具体需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闫帅告诉《经济观察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智能设备的成本最终会加在老年人身上。有必要考虑老年人和养老机构是否能够承担相应的费用。床垫监测等高端智能养老设备的准确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因素也存在争议。最后,技术迭代很快,一批新的旧设备可能很快被淘汰。如果一次性大量投资,将不会长期使用。因此,我们经常选择简单智能设备+看护模式。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至于未来智能养老机构的扩张,闫帅表示他也有所设想。然而,一方面,养老机构的盈利能力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大多数养老机构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严重依赖国家政策补贴,民间资本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智能疗养院模式还不成熟。因此,我们仍在寻找一种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我希望在未来,人工智能设备能够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变得更简单、更便宜、更实用,而不仅仅是听歌和拉上窗帘。”

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对于智能老年机器人的未来,韩正和仍在等待上游资本的关注和投资,以及下游老年人的逐渐认可。“我相信在未来五年,智能老年护理设备将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市场。”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从千元到数万元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刚需?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