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9字,读完约4分钟
[TechWeb]5月29日,经过多年的发展,无人驾驶逐渐从一个概念和研发阶段发展到商业化和商业模式验证的准备阶段。自去年以来,关于无人驾驶商业着陆时间节点的新闻越来越多。无人驾驶,你什么时候能走进现实?
国内无人创新企业时宇科技创始人吴干沙近日出席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接受techweb等媒体采访,分享时宇科技无人化商业化的构想、探索和路径。
时宇科技成立于2016年2月。创始人吴甘沙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前院长兼总工程师。时宇科技企业手册对企业的介绍如下: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重建人与物的交通,提供安全、舒适、经济的全堆栈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将目标设定为无人化商业化的领导者。
自我定位:无人驾驶中场引擎
时宇科技的核心产品是u-drive智能驾驶系统,这是一个针对多种场景的大规模部署的l3-l4智能驾驶系统,包括ai算法、智能驾驶控制器和云中智能驾驶大脑等核心模块。
依托该产品,时宇科技的无人化解决方案部署在两大领域:旅行和物流、个人旅行自动停车服务avp方案、无人化观光巴士、无人化微循环小巴和无人化公交快速公交、物流领域机场无人化电动物流拖车。
吴干沙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比作足球比赛中的中场引擎,其实质是将生态的上下游很好地连接起来,不用开车就能成为新生态的推动者。
第一桶金让客户先赚,我们可以在创造新价值方面有所区别。我们总是强调这叫做增量价值。吴甘沙透露:在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公司中,我们的合作伙伴数量排名前两位。
事实上,成立三年的时宇科技已与上汽通用五菱、中国一汽、上汽大众、宇通客车、通用汽车、奇瑞新能源等多个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并与全球领先的国际客货运输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旅游品牌共享。
无人驾驶的商业探索
时宇科技如何将无人驾驶商业化?吴干沙对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他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应该选择高频率、按需和大规模生产的场景,同时,好的人工智能技术应该足够便宜。
我们现在有一个判断标准,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问题是这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需求。第二,这个账户应该计算。首先,这是一个大客户。这个市场够大吗?此外,这是一个小账户。这辆车的价格是10万元,突然多了20万元。顾客能接受吗?第三,它的场景是否真的可以无人驾驶。你不能让空的所有东西都无人驾驶,这完全没用。在吴干沙看来,大型机场后勤,那里的年轻人不喜欢工作,夏天表面温度达到60-80度,没有人可以招募,非常适合无人驾驶着陆。
对于时宇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吴甘沙也有明确的时间线预期和安排。他向techweb介绍说:具体来说,今年和明年将是我们机场物流和工厂物流大规模商业化的试点。明年和明年,无人驾驶小巴和自动停车服务将大规模商业化。大约在2022年,自动停车服务avp和我们的另一个产品,高速l3,将被合并,也就是说,停车场不需要找到两个供应商,l3和avp可以在一个盒子里运行。毕竟,他们的场景没有重叠。此外,预计机器人将在2025年投入使用,并带来真正的价值。
虽然有一些商业合同,但吴甘沙也向techweb承认,我们不能说我们是自筹资金,我们已经赚了血,我们与很多客户有真正的商业合同,现在我们正逐步从早期的研发走向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行业。要找到最好的人才,人才是非常昂贵的,但我们必须尽快制造自己的产品,因为窒息,所以我们肯定会在未来一两年赔钱。
目前,时宇科技在北京设有总部和R&D基地,在上海设有R&D基地和分公司,在浙江设有创新和试生产中心,在深圳、柳州和成都设有办事处。中国员工总数已达数百人,其中80%以上是R&D员工。
吴甘沙表示,一方面,我们仍需要真正大规模生产产品,并找到利润和现金流非常好的行业。另一方面,我们仍在扩大并投资于未来的研发能力。因此,不可避免的是,我们仍将筹集资金,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筹集资金。
吴甘沙说,时宇科技有一个2031年的愿景,也就是说,到2031年,无人驾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今天的出行方式,20意味着零事故和零费用,三分之一意味着物流和出行成本降低到三分之一,城市的道路和空停车房减少30%。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驭势科技吴甘沙:无人驾驶业务已有造血能力 将试点机场物流商业化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