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6月11日电.通讯:雪山脚下有一条“中国路”
新华社记者马关建武
"鹰不能飞的雪山是世界的尽头."对于一个长期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的农民萨尔·库拉科夫来说,他所能看到的可能是他主要生活的世界。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内陆国家,群山几乎遍布全国。从萨尔·库拉科夫的家望去,远处是那伦河和终年不变的雪山,附近是牛羊自由奔跑的草原。在初来乍到的局外人看来,这是一幅令人愉快的风景画。但是对于萨尔库拉科夫和许多生活在这个山区的人来说,他们周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和南部的贾拉拉巴德和奥什是该国的重要经济区,地势狭窄。然而,连接这些城市的道路已经年久失修,狭窄的道路只有十几米宽。道路艰难,物流不畅,直接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吉尔吉斯斯坦道路运输部勘测设计院84岁的副院长阿利贝克什维利说,吉尔吉斯斯坦需要这样一条道路。“它不仅可以连接南北经济区,还可以成为连接中国、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通道,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对我们国家太重要了。”。
在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贷款的帮助下,吉尔吉斯斯坦启动了第二条南北公路的建设项目。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已获得本项目一期和二期的建设权,自2014年以来已先后建成250多公里的南北公路项目。
“筑路工人一生中可能不会注定走一条平坦的道路。二期工程中,81公里基本处于高山无人地带,没有可利用的老路或便道。在调查开始的时候,马都站不起来。我们中的一些人只能抓几头驴,背上的干粮被绑在山里。没有手机信号,有一两个月没人看见了。”中国路桥吉尔吉斯斯坦南北高速公路6标二期工程项目经理蔡羽说。
与无人地带的孤独相比,恶劣的地质条件对建筑工人的考验更大。根据设计,南北高速公路的很大一部分是沿着湍急的纳伦河修建的。为了将来的水利工程,许多路段都设计在山腰上。那伦河河口附近施工困难。八标段二期工程项目经理张对记者说:“看,这些巨石一个个压在一起,但是水一冲就软了,非常危险。一开始,我们都是从山顶到半山腰挂安全绳……”
“施工条件太差了。作为一项控制工程,隧道施工现场海拔超过3000米。五月份建筑工地上还在下雪。雨季一到,纳伦河就上涨了。自开工以来,只有这座桥通过了三次。”中国路桥吉尔吉斯斯坦办事处副总经理金哲说。
几年来,中国路桥工作者克服了地震区、寒冷、岩体完整性差等不利因素,在山中一点一点挖出了道路。金哲说:“2021年公路一、二期工程竣工后,吉尔吉斯斯坦的几项公路建设记录将刷新:最长的连续梁桥、独立后修建的最长的公路隧道和一次性修建的最长的公路工程。”
现在,萨尔·库拉科夫的房子前面已经建成了南北高速公路,他也在忙碌的农活之后成为了中国路桥的司机。一些当地人迫不及待地想在贾拉拉巴德和其他大城市买车、创业。这条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中国路”。
贾拉拉巴德州托古托罗区行政长官库洛·绍夫说,“中国之路”将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打开一扇门。
“‘中国之路’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这里人们的生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顺利走出大山,走得更远。”萨尔库拉科夫说,他相信雪山将不再是世界末日。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通讯:雪山脚下有条“中国路”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