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6字,读完约4分钟
“内蒙古已经从‘以卖还粮’转变为一个粮食净转移的省份,从‘轻工业皮货和重工业钉子’逐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牛奶、肉类、羊绒、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稀土石墨和信息数据在国民经济地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6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继恒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骑马的人开车奔向小康之路,农牧民从土洞和白毡包搬进砖瓦房,有些人住在小楼里。”
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导向
说到内蒙古,人们总是会想到辽阔而美丽的草原。李继恒说,保护内蒙古的草原、森林、湖泊和湿地,治理这里的大沙漠,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今年召开的自治区十届九中全会作出决定,坚决不搞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不污染国内生产总值,不与东部地区攀比。,比率结构,速度。”李继恒说道。
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难题。李继恒说:“确保国家能源资源的战略安全,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确实压力很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出路在于走一条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他说,内蒙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重点在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构建生态空格局,科学划定并严格遵守“三区三线”,确保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和推进城镇化不越界、不红线。
——培育绿色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
——创建生态管理模式,坚持景观、森林、湖泊、草地系统管理,突出保护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恢复工程。
――打赢反污染的硬仗,组织实施整治非法占用草原、整治工业固体废物、整治“分散污染”企业、改造绿色矿山等专项行动,保卫蓝天、碧水、净土。
——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形成支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
确保如期努力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把扶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马学军说,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扶贫141.76万人,贫困人口“两忧”问题基本解决。仍有153,000名穷人没有摆脱贫困。
马学军介绍,今年,内蒙古还将投入1.3亿元专项资金,启动176个苏木(乡)卫生院和752个村卫生室的建设,确保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国家和自治区投入7330万元补贴,确保3655户有档案、有卡贫困家庭的重建任务全部完成。“我们将采取更加务实和优秀的措施,确保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将如期在2020年打一场硬仗。”。
欢迎来到草原,聆听牧歌,欣赏风景
“今年年底,北京至呼和浩特的高速铁路将竣工,北京游客只需两个半小时就可抵达呼和浩特。”在马学军看来,内蒙古是全年旅游的天堂。他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能更多地参观内蒙古,通过听牧歌来欣赏风景。
马学军介绍说,目前内蒙古有390个甲级风景名胜区。近年来,推出了40条春游路线、20条精品自驾游路线、10条精品马文化游路线和10条精品研究游路线,能够满足不同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和优质化的需求。
2020年2月,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内蒙古举行。马学军表示,这是内蒙古发展冰雪旅游的难得机遇。“我们将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全球旅游业和四季旅游,力争到2020年接待1.56亿人次游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学)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内蒙古加快形成现代工业体系 让农牧民快速奔小康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