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3字,读完约3分钟

6月28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权表示,截至6月27日,全国已发放近5.1万份排污许可证,企业尚未实现全覆盖。下一步,加强排污许可后的监管和处罚,继续将排污许可的实施纳入加强监督检查的内容,督促地方政府严格执行排污许可监管。

全国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 下一步将强化证后监管处罚

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严厉打击无证排污和非法排污,曝光一批非法排污企业,形成从严管理、从严处罚的强大冲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他说。

刘志权介绍说,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两年多来,“一证”管理的理念逐步得到推广,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开始在实践中显现,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出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目录》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两个部门规章,起草《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完善。同时,颁布了钢铁、水泥等38项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初步建立了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体系。二是全面开展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三是开展清理整顿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试点。四是加强固定污染源信息管理,建设并稳定运行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第五,加快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的衔接和整合。

全国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 下一步将强化证后监管处罚

今年3月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北京等8个省(市)开展试点,清理整顿火电、造纸等24个重点行业的固定污染源排放许可证,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放许可证全覆盖。

刘志权表示,截至6月20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魏奋平原等重点地区已对36000多家排污单位进行了彻底调查,清理了近2000家无证排污单位,应予以全面发放,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依法进行处理。目前,重点地区清理整顿工作已基本完成。

全国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 下一步将强化证后监管处罚

但是,目前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没有实现企业的全覆盖,企业的主体责任有待提升,地方的后认证监管能力仍然不足。

刘志权说,八个试点省(市)过去已经颁发了近14000份证书,这次清理了3500多家无证企业;重点区域整改前发放证书6800多份,此次清理无照企业近2000家,一大批应发证企业仍在环境监管范围之外。这些“漏网企业”对当地环境质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形成“破窗效应”,严重影响反污染斗争的积极效果。

全国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 下一步将强化证后监管处罚

他指出,许多企业对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改革严重缺乏认识,认为拿到许可证就万事大吉,缺乏按许可证排污的意识,没有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进行自我监控、记录和执行报告,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一些地方,排污许可证的执法还没有纳入执法计划,一些基层部门技术力量薄弱,部分工作人员对政策和规范的把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监督的顺利开展。

全国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 下一步将强化证后监管处罚

为此,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推进试点地区的清理整顿工作,先试点后推进,先发证后整顿。针对未批准先施工、无总量指标、暂时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情况,企业在做出整改承诺后,可先发放许可证,并给予合理的过渡期。

“如果整改期限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就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严禁以清理整顿为名,虚报、瞒报、伪造和搞“一刀切”刘志权表示,他将如期完成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年度发放工作,加快十几个行业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技术规范的发放,并配合司法部推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条例的颁布。

全国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 下一步将强化证后监管处罚

“今年的发行任务比较重。我们将结合清理整顿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工作思路,结合排污许可证全覆盖的目标,抓紧部署加快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推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如期完成发放任务。”他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全国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 下一步将强化证后监管处罚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