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42字,读完约13分钟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 pandemic )状态,迄今为止被who认定或历史公认的“全球大流行病”有14世纪的黑死病、19世纪末的天花、1918年的西班牙 张文宏教授在3月12日发表的复印件中说,中国已经过了黑暗的时刻,但之后也面临着很大的输入性风险。 国内公共空间逐渐恢复开放,国际社会控制疫情的措施依然在尝试。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复业中:先预约后进入公共空间上海|公共设施及公园

部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从3月13日开始有序开放

上博馆、上海现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市区村级博物馆、美术馆和公共图书馆陆续开放。 请根据各机构的要求预约,在参观的整个行程中戴口罩。

详情请注意上海发布及各机构的官方微信公共平台城市公园从3月13日开始有序开放

上海植物园(只预约)、上海辰山植物园(只预约)、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只预约)、上海古狸637;园等市属公园,闵行公园、华山儿童公园、华山绿地、延虹绿地、虹桥公园等区属公园将于3月13日重新开放。

详情请关注上海花信及各公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广州|自然对话,获得超五感自然指导奖

这次指南奖来到被称为“中国南方翡翠”的华南植物园,希望通过五感自然体验、自然游戏、自然指南奖的做法,让参加者发现和理解自然感兴趣的方面,为参加者从自然中获得自我治疗,建设启发的通道

时间:年3月15日9点30分~11点30分,3月22日9点30分~11点30分

详情请关注book导奖微信公共平台

参加仪式:每人征集历史证言|居住区大门@ gated

“居住区大门”是“urbanus城市实践”发起“回家”项目参展的作品,邀请全国各地的你共同参加,记录了这个特别时期的特别设计。 兢兢业业地保护职场保安,管理能力高的快递员哥哥在门口借了快递,以松了一口气的“宅男宅女”,在充满活力的市井扮演了小区入口的区域。 随着疫情的好转,阻止这些新型冠状病毒任意扩张的比较有效的手段,随着口罩的取下,会被正常的生活擦拭干净吗?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招募期间:年4月8日

详情请关注门fei微信公众平台在线讨论|“宅”家的难度和情趣

疫情期间,“宅”是对自己、家人、社会的责任态度,也是对新环境下生活习性的解释。 每个家庭对居住空间的招聘诉求和招聘场景都在变化,通过这个议题的讨论,你可以知道不同的人在“家”的生活中面临的有趣和困难。

时间:年3月15日14:00-15:30

详情请关注大鱼建设微信公共平台议题科学试验团|后疫时代社区的韧性

3月初,社会公司“奇不游”创建的“云游co-lib”中第一个“议题科学考试团”正式出港。 50多名伙伴一起拿着性别万花筒,探究了“我们性别化的样子”。 二期科学调查团试图以“韧性社区( resilient community )”的理念启动“后疫病时代”,探讨以下议题:“韧性( resilience )”是什么? 为什么社区需要“韧性”? 社区里有了“韧性”。 会怎么样呢? 与社区联系的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坚韧”? 欢迎参加。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时间: 3月22日-4月4日(所有课程在线,涵盖同校、发现内在、创变、展开等环节)

详情关注无奇无游微信公共平台了解活动详情,在线共享&; 社区招募|米和面,南北天下元气是汉声三书

《汉声》资深翟明磊在直播分享会上介绍中国源远流长的米食和面食文化,讲述这些汉声书籍背后的故事。 而且,“汉声”也招募了50名对这次直播感兴趣的社区参加,欢迎书店和文化艺术、美食生活、国学、父子等社区的申请。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时间:年3月21日20:00-21:30

详情请关注乐开书店微信公众平台招募( 10000米计划)

受疫情的影响,地球人的身体活动尺度在一定期间内增加或减少,但行为和心灵并不相互独立,时间尺度、感知节奏、思考频率等也发生了变化吗? 这些是本项目想找的问题。 项目的计划是以10000步(约1万米)的长度为计量单位进行采样,收集并记录特殊且非特殊时期的人类行为和心灵形象。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有关详细信息,请注意空间写入wechat公共平台的交友|“另一个”交友程序

“别”想通过#叫朋友,做属于我们的“WeChat的力矩”。 和大家合作会发生更有趣的事情。 具体来说,可以参加#一元广告位#展示自己。 只是#可以交朋友#; #你在吃食物吗? #但是你并不孤独。 欢迎#偶像交换# (绝对没有中间商)或#隔空探店# (纯粹字面意思); 最后也可以参加#朋友的评价。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详情请关注bie的微信公共平台

更理解:把今天发生的事退一步看播客|声音东击西:我们的自我表示和反省

在这次疫情中,媒体的表现超过了过去的平均水平吗? 创业服务机构“光涧实验室”的共同创始人曹将、原《财新》杂志调查记者欧阳艳琴、“信息实验室”发起人成、“品玩”、“硅谷”记者杜晨和主播徐涛在这一期播客中表示,普通人的信息和尼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详见声音东击西官网或扫码播客|上层建筑:听觉风景

这个节目是关于城市和声音的。 沈阳艺术家王泽音从他进行的瘟疫中的语音招募活动说起,介绍沈阳的语音记忆、他的野外录音和语音协议会等语音实践。

详细情况请关注扫描上层建筑喜马拉雅主页或代码听播客|坏姐姐部:在武汉的姑娘们

坏姐姐部是《人物》杂志的播客。 这次节目邀请了两名在武汉进行采访的记者,谈论了疫情现场的见闻。

详情请参阅坏姐姐部广播在线讲座“卡罗琳·埃克”“为什么是敌人”

在这次网上直播举办的读书沙龙中,《为什么是敌人》的出版陈嘉瑜将与北京的独立记者贝林、上海作家、书评人云一起退役,通过现场连接,探讨这本书及其相关的话题。 活动在歌德学院中国微博直播,观众可以在线参加讨论。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时间:年3月14日14点–15点30分

详情请关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在线讲座|疫情与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思考

学者贾敏从历史角度切入,回顾100年前的一战和“人类历史上第二大致命传染病”西班牙流感,分析和深入思考当前的世界秩序:在当前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和平背后是否潜藏着风险 世界公民和管理者必须从历史经验中吸取那些教训,更持久地保存现在的和平与进步吗? 希望一个半小时的讨论,我们能找到一点线索和答案。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时间:年3月14日14点-15点30分

详情请关注jic书局客微信公众平台在线论坛|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视角下的城乡建设反思:城市上升维度

let's talk发表了第一季度云论坛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视角下的城乡建设反思,邀请城市规划、医疗建筑、社区建设、大数据观察等行业专家和实践者展开持续的在线讨论。 在这次讨论中,建筑师张宇星从“城市升维”的角度,以“后疫病时代”城市的痛点为脉络,构想未来城市生活的人与社会的共治模式。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时间:年3月14日15:00-16:30

详情请关注letstalk微信公众平台在线图像展(实验图像中心:1:99 )

1:99,你知道这气味吗? 我们自从2003年爆发非典型肺炎( sars )以来,养成了用这种比例稀释的漂白水消毒公共场所,清洁家庭的习惯。 伴随的气味能瞬间联想到对疾病、死亡、清洁无比的执着,另一方面能杀菌,所以有点放心。 17年后,这刺鼻的气味再次唤醒了疫情的记忆。 在这次展示中,5位不同国籍的艺术家制作的7部视频作品将更深入地探索这个主题。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时间: 3月10日-6月10日

详情请关注cef实验影像中心微信公众平台

深呼吸:把心放在艺术和自然播客上|在无锡过马路,在无锡土著讲故事

《荡道》是跑马店职工室推出的社会语音艺术项目。 录音师和漫步者两人共同从漫步者熟悉的地方出发,一边走一边用无锡语讲述他对这个地方的生活点滴和回忆,录音师进行了收音记录。 他们想做的是记录无锡这个城市的文化和人。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详情请参阅摇摆公路喜马拉雅主页或扫码在线展览|袁复礼旧藏西北科考团摄影新疆

1927年,在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号召下,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外科学工作者平等合作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 这是中国学者开始科学意义西北考察的里程碑,在自然科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个行业开辟了中国学术的先河。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袁复礼( 1893-1987 )担任中方代理团长,在长达数年的考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采集品、测绘图、野簿等实物资源,留下了反映当时从业场景和西北风土人情的丰富摄影作品。 这些宝贵的资料袁复礼老师生前没有发表和公开。

详情请关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线下展览会(海洋冥想室)的杨婉个人项目

对艺术家来说,画面是静止的,但脑子里的图像一直在涌来。 这种创作过程和给观察者的体验也是真实的,只是以另一种非具体的方式传播。 杨婉希望画面有更强的张力,延伸画布画纸的边界,满足有观察者的空间。

时间:.3.6—.3.31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98号platespace

详情请关注platespace微信公众平台在线展览会。 不感染美术馆:雷走召唤。

自称维修师( vrchitect )的谢明炫致力于打破次元壁的建筑实践。 这次利用webxr技术将手机画面转换为真正的三维在线展示空间,让观众在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的基因分子模型和与其相关的文化基因组合的虚拟空间中自由游走。 就像真正的病毒不断重构变异一样,谢明炫也将新的迷思和真实混合的文化基因追加到这个虚拟空间中继续重构和变异,直到疫情结束——最终是对现在这个体类重大事情的“空间存档( spatial archive )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详情请关注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不要感染在线展览会|屏住呼吸凝视:城市无声肖像第二届

青岛的插画师曲小嗯,画了衡山和集策划的“the shanghairen插画师的集结:告白上海”展览会的海报。 武汉家庭摄影师刘小光在春节和母亲一起度过,留下了细腻的家庭日记。 创造性的人彼得猫新年在广州看书和远足,他好像对花鸟很着迷。 照片记者张志命令每天在广州街头巡逻,直到被派往武汉支援报道,一组今昔武汉令人赞叹。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详情请关注文化力量研究所微信公共平台云观影|人生:纪录片播放

以“窥视人生”为主题的4部电影中,有来自香港的音乐神童、致力于有机农业的夫妇、以竞技游戏为一生目标的电竞选手、想成为演员的中戏学生。 他们在追寻梦想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我们想象不到的挫折、彷徨和怀疑,但得到了一点成长和惊喜。 本周末将上映《成名之路》(星期五)、《音乐人生》(星期六)、《我追求旋风》(星期天)。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详情请关注cnex纪录片微信公共平台云剧场|第2季直播:连接

“那是什么”的戏剧小组在准备第二季度的“云剧场”时,想通过集体讨论决定本期的主题。 无论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日常的思念、反省,还是想回归自然的愿望,各自的诉求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由各自的对象制造,各种具有温度的联系得以发散。 因此,“连接”成为第二季度“云剧场”呈现的主题。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现场时间: 3月15日21:00

现场地点:b站(扫描海报二维码)

详情请联合探索什么样的实验创作组微信公众平台云讲座|握手302和深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

深双盐田分会发表了“在线系列云讲座”,与“对流城市”的各提案人进行了对话。 《岸线与缘:水生金》作品探索深圳的文化地理,海岸是明清两朝中原的东南边界,对住在岭南的人们来说也是社会中心。

详情请关注ritoart微信公共平台音乐直播蓝牙l! ve

北京时间3月13日,本周五,正式登录优酷youku手机客户端和网站,面向全国观众免费收看! 终于,在中国的音乐迷们可以毫无时差地观看世界爵士乐名人堂的blue note new york的演唱会。

详情请关注bluenote爵士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在线音乐会|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在线免费播放西蒙·拉特指挥贝里奥和巴克的作品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迅速蔓延,柏林爱乐音乐厅将关闭到4月19日。 西蒙·拉特爵士和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的音乐家们决定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继续演奏价格场音乐会的预定曲卢基亚诺贝里奥《交响曲》和贝拉巴托克《乐队协奏曲》。 正宗的音乐会对全世界的观众免费开放。

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演出时间:(首次广播)北京时间3月13日03:00 (重播) 3月14日03:00 3月15日02:00 (网上直播提前15分钟开始)

详情请访问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数字音乐厅的网站在线观看音乐现场( cdcr.live x small projects #1)

cdcr.live将于本周末再次上线,与“小计划”合作,发布特别的野外直播,将演出嘉宾张若水、吴卓玲、wonkey、xing。 3月14日,星期六下午3点上线,连续3个小时有温暖的变动,某城市醒来后的音乐带。

详情请关注chengdu community radio微信公共平台音乐直播|童年的反响

寻找谣言“童年反响”音乐会在快手平台上用网上直播的方法表现,这次音乐家小川也寻找了很多音乐朋友,追溯了童年的记忆,用童谣建立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感情通道。

时间:年3月14日20:30

实时发布平台:快捷

详细情况请关注演耳微信公众平台(这篇报道来自澎湃情报。 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疫情期周末指南|恢复开馆,慢慢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