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57字,读完约6分钟

同样的疾病,由于时间错误,治疗结果大不相同,两个老人将来的生活质量也有天壤之别 如果不是父亲突然中风了,我差点忘了三年前自己参加的发布会 如果不是三年前的发布会,在三年后父亲快要倒下的关键时刻,我不会冷静地陪伴家人度过生死考验 我父亲现在平安出院了,作为科技报道的第一线记者,和亲人一起跑死神的经验者,我有必要,有责任回顾中风(也称为“中风”或“中风”)的急救治疗全过程。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及其朋友远离这种病。 即使“招募”,也必须早期治疗。 识别:口齿歪斜,口齿不清,马上于120年2月14日打电话,参加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联合导演制作的“中风120”三步识别法1分钟的传教视频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赵静教授阐述了迅速识别中风和迅速救治的重要性 三年后,我没想到会用这些知识,和父亲一起经历生死考验。 年9月21日,星期一,罕见的一天 前一天写新闻发布会到很晚的我以为上午不用采访就能继续写新闻发布会。 结果,客厅里突然传来了母亲的铃声 我跳出来的时候,73岁的父亲差点在阳台上摔跤。 当时是七点四十五分。 这时,三年前学到的识别中风的知识很快就出现在我脑海里:我首先父亲举起双臂,看也是两边力量均衡,和平时一样,但看到他的嘴的时候,我发呆,嘴有点歪,口齿也不清楚。 我毫不犹豫地打了120 “中风120”的口诀——“1”:看一张脸,记住是否对称,嘴角是否歪斜。 “2”:检查双臂,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听(听树叶)语言,语言不清楚,很难表达 如果发生上述任何症状,请立即拨打120,立即就医,不要错过治疗的黄金期 救治:溶栓效果非常明显,120救护车到达我家楼下,4名员工来到我家,迅速对父亲进行各种测试。 然后他们马上把父亲抬到楼下,我和母亲跟在后面,上了救护车 救护车员工一刻不停地继续父亲的各种检查 他们问我要去哪家医院,想了一会儿。 在我的一生中,好像只听说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有中风的绿色通道。 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告诉员工,马上去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他们马上给医院打了电话。 到救护车后,直达急救室,那里的医务人员已经准备好了。 后来,我知道医院中风队接到院前警告通知,我们去的是急救区的红牌区域,床头挂着绿色通道的警告卡,老实说我当时心里“咯噔”,不很严重吗? 不要发生成千上万的事件! 通过绿色通道,在神经内科刘洋医生的陪同下,父亲迅速完成了头部ct和脑血管(头部cta )检查 刘医生说,未见颅内出血,大血管未见中重度狭窄 再次进行身体检查的结果是,父亲不仅嘴巴不好,左手力量也有点问题,手有点颤抖,结合上述生命体征和辅助检查,刘老师告诉父亲他认为这种状况是“急性脑梗塞”,也就是常说的“中风”。 这种情况是因为父亲的大脑血管被血栓堵住了,如果不采取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缺血缺氧的脑神经细胞有可能不可逆地死亡,引起严重的障碍,死亡。 医生尽快静脉滴注溶解血栓的药物- -酪氨酸酶( rt-pa ),尽快开通血管,恢复大脑供血,尽量不留下障碍,同时延迟1分钟,脑细胞死亡190万个,因此再次加快。 听了一系列的“快”,医生也告诉我静脉溶栓是治疗中风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有一定的风险,首先是脑出血,病情有可能恶化,但这种可能性极小。 我有点茫然,我不精通这些知识 读了医生的手材料,知道溶栓是目前国际上一线的脑梗塞治疗方法,窗口期在发病的4个半小时以内 我和赵静老师通了电话。 她说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我签了字,决定治疗 9点39分,溶栓治疗开始,以点滴模式进行,1小时溶栓药采用时间内红牌区域内很多医务人员进出,关注父亲的情况,医生不断地看着他的眼睛,我也焦急地等待着 1小时溶栓治疗结束后,父亲迅速按下接受脑ct检查,确认大脑无出血 我们也放心了 父亲开始措辞清楚,左手的力量也恢复了 父亲很幸运,溶栓效果非常明显 后来,一位护士说我们还有点晚。 从进医院到最终溶栓治疗花了66分钟。 这里的最快记录是17分钟。 后来,我确实有点犹豫了。 因为我害怕自己草率的决策会葬送父亲的生命。 毕竟,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这样紧急的救治。 但父亲幸运的是,发病后2小时内得到了良好的溶栓治疗 给迟到的邻床患者急救后,父亲被送到病房继续治疗。 他的精神还不错,但全身无力,换成病床也需要和护士一起努力。 傍晚,我见到了赵静老师。 她和三年多前一样亲切。 赵老师调查了我父亲的情况,告诉我已经没有任何事件了,但需要在病房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我深深感谢她“中风120”的科学知识救了我父亲的命。 第二天,父亲的病房又来了一位男性患者,今年59岁,他前一天发病,第二天中午才去看医生。 由于错过了黄金窗边,他处于昏迷和大小便失禁的状况,医生说他已经诊断出大面积脑梗塞 我暗自吃惊,父亲的救治真及时,中风的治疗真的需要争分夺秒! 父亲的情况更好,第三天可以自己大便,也可以自己吃饭,精神也更好,行动自由,生活完全自立。 我也没有李误业。 父亲住院期间,我还在一线急于工作。 我去南京参加了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 到目前为止,我预订了国庆节郊外的民宿,所以问医生能不能带父亲去,得到了“可以去旅行,但今后需要吃一辈子药”的回答。 临床患者也醒了,但经常昏迷,大小便需要别人帮助,言语模糊 我父亲出院的时候,他女儿对我说,他们已经联系了康复医院,不进行三个月的艰苦康复,就不能正常的生活。 同样的病,由于时间延迟,治疗结果大不相同,两个老人将来的生活质量也有天壤之别 父亲出院了 看到父亲轻快的脚步,笑容的脸,我的心里再次涌起了感激之情。 正因为学到了赵静老师宣传的“中风120”,我父亲冒着危险,回到了幸福的老年生活。 文字:上海科技报主任记者吴茹婷排版:贺定贤我们是上海市女性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聚集上海知名女性专家,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 委员来自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等18家市级综合医院,肿瘤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等10家专科医院和5家市中医院所有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的知名女性专家。 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运用我们的爱心,各方面通过向公众传播科学、严格、生动、感兴趣的医学健康之声,聚焦于女性、孩子和老人。 阅读原文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一线记者亲历生死考验:“中风120”救了我父亲一命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