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4字,读完约3分钟

生活水平提高了

医疗条件和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30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在这两天前

苏州科技城医院妇产科主任陶冶参与

苏州社会经济频道“李刚评论”栏

30年来妇产科的一些变化开始的时候,陶主任告诉大家展示了照片

上面是皮管

陶主任说,这是以前浇盐水的皮管

不是像现在这样不重复的软管

还有很多保护装置,陶主任又拿出了手术室的照片。

那时的门说不是诱导门

因为手术前,手必须消毒

洗的手绝对不能再开门了

所以,要自己用身体开门,以前必须知道擦手的工具。

一种非常硬和坚硬的板刷

刷牙后,把手浸在酒精桶里三分钟

夏天很好,但冬天的味道……陶主任想起那时还没有空调。

每次开刀都要通知锅炉房

快点打开暖气,我要开刀了

让陶主任最记忆犹新的是洗手吗

每次用硬刷洗,泡在酒精里后

会碎的。 开刀的时候需要打结。

线套在裂开的肉上……现在手术室条件很好

空调全年无休地开着

洗手不要再用硬木板刷了

原来消毒用的兰索尔

有特别的味道

黏着身体不离开

但是现在有更好的消毒液

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作为妇产科医生

最深刻的变化是在产房里

陶主任说,几年前的产房是大通屋

没有隐私,很多母亲都不想顺产

孩子出生后也由助产师抱养

花3~4小时给母亲喂奶,从90年代开始推进母子同室

孩子出生以来一直在母亲身边

产房也变成了单人房,家人还在身边

不仅比较有效地保护了妈妈的隐私。

有了家人的陪伴,产妇也可以更放心妇科手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无论是分娩还是妇科手术

是“拉肚子”的,伤疤很大

现在我正在接受腹腔镜治疗

所谓微创手术除此之外,其实是这30年来的一些变化

三天三夜说不完

这三四十年间

医院的医疗条件可以说是很大的变化

当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

我们的健康也更有保障。 这不是陶主任第一次上电视。

去年,该院与电视台合作

在《手术室的故事》中

陶主任一再出镜

比如在“爱的根源”上

面对三高二胎产妇

还是瘢痕子宫,伴有轻度子痫前期等

由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可能是因为产妇的肚子比正常孕妇大得多

血压高,糖尿病,加上巨大的孩子

子宫可能不会收缩。

产后大出血! ! !

正在做手术

因为孩子太大了

怎么用力也压住肚子

孩子不能在妇产科医生和护士的不懈努力下出去

终于,14:49,孩子平安出生了。

体重是十斤四两! 小生命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

但是,他没有哭

相反全身发紫,呼吸困难

经过医生护士的应急处理

他终于哭了第一声想了想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30年前

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小科想不到

所以,就像李刚说的

医学的进步最终会使我们受益。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一个天一个地|苏城妇产科主任用老照片聊医疗变迁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