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5字,读完约4分钟

有名的跨境电子商洋码头引起了“假货”的风波 最近,一家媒体报道,该报记者在洋码头做卧底得到的时候,发现了400元的假包,即使卖了7000也没有人管理。 7月12日,洋码头发表声明。 记者进行的假冒测试是“自我买卖”,不是正常的交易行为,绕过了平台的监督管理警报机构。 洋码头ceo曾碧波在澎湃情报中表示,像“自购自卖”这样的非正常交易订单,风控系统确实难以涵盖,但相对于正常的交易行为,洋码头配置的四条防线可以比较有效地保障客户权益。 对于可能存在的假货问题,洋码头说,对知道假销售假的海外卖方提起海外诉讼,而且对客户进行假一赔偿,而且对所有海外卖方的资质、来源渠道进行了严格的审查。 在上述媒体的报道中,记者通过澳大利亚朋友在洋码头登记了海外购买账号 之后,记者从国内快递公司拿到了大约400多元的仿冒包,拿到了洋码头的网店。 之后,记者以7000元的价格在网店买了这个包,7月9日在国内收到了货。 上述记者在发表商品的过程中,洋码头没有充分的要求进行入境购买金币、正品号码等,只是在接近发表时提出了“保证正品”的提示。 此提示只需购买者明确点击即可成功投稿,无需接受商品审查 这种自我交易测试在洋码头是非正常的交易行为,绕过了平台的监督管理警报机构 洋码头解释说,平台根据dsr得分(购买者得分、物流服务、顾客服务)逐个发送流量,综合评价信用、行为、所在地区等指标。 综合得分越高,卖方就会得到更大的曝光 在正常交易的情况下,洋码头的流量倾向于一个一个地发行,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的卖方 在这次报道中,这个卖方在4月注册,6月发生了交易。 洋码头说这是新卖方,同时销售高客单价商品,正常交易中不能一个一个地得到流量,“买方和卖方是同一交易主体,发布了绕过流量一个地进行控制的防线。 另外,在洋码头的正常交易中,没有中间物流新闻的订单,被视为无效的物流,正常的购买者不确认收货,向顾客服务进行售后服务的咨询。 在此示例中,购买者在无效的物流状态下接受并确认了此订单,而无需客户联系。 洋码头说这不符合正常的费用行动。 洋码头主张防止假货有一系列机制,四条防线包括买家认证、流量逐个控制、物流监视和服务保障 曾碧波介绍说:“卖方准入的门槛是否是海外的遵守法律经营主体,是否会因物流限制而提高假价格。” 流量一个个提高水平,我们的流量一个个出机制,倾向于给好一点的卖家,而不是花钱买的流量。 我们从数据中凝聚了商家的行动轨迹,注册场所,他和粉丝的交流怎么样? 商品成本和其他商品成本的区别怎么样? 物流规则怎么样? 如果他有第一票和第二票,我们会用很多方法评价顾客之间的应答速度和顾客体验投诉率。 “在高风险地区的卖方,例如香港、韩国、意大利,制造客单价高的东西是有附加条件的。 这张嘴我的卡很紧。 在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地,假价格非常高,有可能面临监禁的损失,我们不太担心 ”曾碧波说 中国跨境电子商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年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增长率达到23.5% 洋码头和淘宝一样使用c2c (个人销售个体)平台模式销售海外商品,现在平台上有4万左右的买家,自己构筑物流系统(贝海物流) 洋码头活动用户数为4000万人 媒体数据显示,洋码头占26.3%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年第一季度独立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优胜位置 但是,平台模式满足了顾客对商品丰富度的诉求,但质量管理存在一些缺陷 今年4月,曾碧波在接受澎湃情报采访时也承认,EC平台一定有假货,但关键是设计出将概率降到最低的机制 “做电商的人,特别是做平台(模式电商)的人,没遇到过假货吗? 一定有。 我们很担心。 关键是降低概率。 这是最重要的是好的机制。 曾碧波说,自年黑色星期五出现假一损10以来,假的概率非常低,达到百万分之一。 假冒的问题一直是电商产业的毒瘤,前几天某媒体还透露,快递企业伪造快递单,将假冒品牌虚构的海外出货新闻一点一点地改为海外购买商品。 比较赝品的问题,阿里巴巴成立了平台管理部包围赝品关闭 阿里巴巴从源头开始,找到组建假集团的幕后黑手 前几天的6月28日,蚂蚁向全社会展示了在大数据中发掘出的6万人假集团,宣布了1600人假工厂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洋码头回应卧底买手成功卖假货:属自买自卖,非正常交易行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