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27字,读完约9分钟
年5月25日,杨江去世,享年105岁。 根据杨先生的遗嘱,她离开后,葬礼很简单,不设陵墓,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下遗骨 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发出讣告,其中特别提到了钱家的财产。 “家里收藏的珍贵文物书画,生前全部无偿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书籍、手稿、其他财产等也安排提交,捐赠给国家相关机构,指定遗嘱执行人 ”令人吃惊的是,这个讣告生前杨先生亲自审阅了 从体外的遗物到个体的遗体,一个人的身体生前居然这么彻底地解释了,今天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做到吗? 周国平说:“总之,把所有所谓财产都拆散,恢复一个红条无忧的清洁生命。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杨江:永远的女老师》的书,从杨先生的亲戚和朋友的复印件中,大致知道了她是如何解决身边的东西的。 钱家遗物最多,最集中,最有文物价值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杨先生生前意识到要集体捐赠自己精心整理的贵重文物 2002年,国家博物馆策划了“海外建功中华——百年留学历史文物展”,向杨先生征集实物和照片。 杨先生给国博提供了当时她和金锹书留学英法时的照片,金锹书在牛津大学学习时穿的学士袍子。 这些东西后来成为杨先生捐赠给国博的第一批文物 年8月,杨先生表示要让吴学昭积极联合联合国博览会,把西藏的实物资料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从此,国博进了几次钱家,分成小组接受了杨先生的捐赠。 ▲钱镜书、杨江留学时的照片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介绍,杨先生捐赠的珍贵文物共有250套,其中包括名人书画、书页、遗墨、手迹、碑文、印章、书籍、手稿、金镜本夫妇采用的文具和生活用品等 “这些文物不仅填补了馆藏空白,而且是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史料价值高的比如张之洞手写《大俄罗斯太子来游汉口饕餮燕晴川阁索诗索书即时奉赠》《张文襄公遗墨》《张文襄公七言行书》等。 文化价值很高的是那一年杨影杭给儿子送了钱锹书的交易市场,有刘鹈鹕的题名跋扈的“大观贴”( 10卷,5、6卷不足,然后追加了钱基博的题名跋扈)。 就像艺术价值很高的《急就业章》拓本一样,为清末邹安拓送连文澂,为张难先收藏,辗转到钱家,挂在客厅里。 ▲张之洞手写▲刘麒匠题跋的《大观帖》▲《急就章》拓本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物品中,有铅笔、毛笔、印章、印拓、眼镜、衣服等钱镜本夫妇使用的书籍、文具、印章、生活用品等 有钱人的蓝色中国式大衣、棕色中国式棉服、杨先生的深色格子衬衫、还有她为钱织的毛衣、缝的衣服、裁缝箱等 传说中的有钱锄书注释的《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也授予了国家博物馆 这本词典一共2662页,从1960年代开始买,钱先生要空着学习。 新版出版,把与旧版不同的地方填写在词典的空白里,互相对照,在词典的原解上写感想。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锹书因病住院后才翻过 杨先生在采访中谈到了这本词典。 “看不懂书的时候,也会咬词典。 我们大韦伯斯特先生( Webster’s )的大词典被他逐字精读了好几次,空白里装满了他写的字。 版对照考证、批评比较等 “▲金锺书在牛津大学穿的黑学袍▲有钱锺书注释的《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杨先生把自己的《堂吉诃德》译文手稿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的人员每次去钱家接文物,离开时杨先生一定会被送到门口。 他们每次劝老人散步,老人都拒绝。 吴学昭说:“老师正在把她的‘宝贝’送到国家博物馆! ”。 ▲《堂吉诃德》的翻译稿赠送给国家博物馆的钱锹书和杨江的母校清华大学,是有钱人家的现金最多、默契老师的原稿最多的单位 2001年,杨先生把她和钱锺书先生所有作品的著作权中因作品采用而获得的财产利益捐赠给了北京清华大学教育基金,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援助了品学和优秀的贫困学生。 15年来,“好读书”奖学金基金累计达到2434万元,获奖学生达到614人 之后,杨先生把她和钱先生珍贵的手稿、书籍、照片和纪念性器物陆续捐给了清华大学 钱先生的中外语笔记抄本数量惊人(外语笔记178本,《中文笔记》为中文笔记抄本83本),商务印书馆为了出版《钱锺抄本抄本集》,前后花了15年,一共72卷书的巨大。 现在这些手稿收藏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对于生前收到的各种礼物,杨先生尽量把东西放回原来的主。 收到的贵重生日礼物要求遗嘱执行人(吴学昭和周晓红)在其后面还礼物 其他很多物件,她都贴了一张亲笔书《还某》的小纸条 比如,她把李文俊、张佩芬夫妇送来的百岁生日纪念品、白玉佛的手还给了他们 整理遗物时,杨先生把一本抄写的资料交给陈寅恪的女儿陈美延先生(这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末蒋天枢寄来钱锹书记录了丢失的陈寅恪诗稿)。 杨先生生前把所有写给她的信,几乎销毁了与自己和别人隐私相关的亲密信。 对于未解决的好朋友的来信,她必须委托遗嘱执行人,在得到本人的意见后,或者返还、销毁、存档本人 令人吃惊的是,在烧毁别人的来信的基础上,她自己破坏了多年写的日记 吴学昭说,其中涉及自己和别人的隐私,所以杨先生不想被小人利用来搅和是非。 杨先生有一辈子记日记的习惯,日记的数量明显不少,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非常值得期待,但现在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惊喜和惋惜 ▲年1月,杨缨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房子里,读书的间隙在椅子上休息▲年1月,杨缨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房子里,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他和钱钟书的照片上挂着拓本卷轴。 这本拓本不清楚她后来捐给国家博物馆的《急就业章》拓本在钱家的遗物中是如何解决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位员工在文章中偶尔提到“将自己的不动产、财产和藏书文物全部捐给国家和相关机构”。 “该物业指三里河南沙沟6号楼2单元6室的房子 这是胡乔木在1977年直接关心的,他们分配的房子。 死后应该归还国家 这所房子,钱杨共同住了二十多年,社会科学院有永久保留房子的意愿 年3月26日,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来看望杨先生,说:“我建议永久保留这个房间,供后学参观。 钱先生,杨先生把所有的东西都由杨先生解决,留下诸物陈列在这里 “对陈的建议,杨先生表示不立即同意。 其实,杨先生还有一所房子 在自编的《杨绛生命与创作大事记》中,2000年12月14日明确记载了“买房的费用” 2001年9月10日,“领取不动产证明书” 领取不动产证明书前3天,9月7日,在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初期稿费72万元),签订了协议 设立奖学金后,杨先生认为再次在首都买房子不容易。 这所房子,她显然不是为自己买的,除了送亲人,减轻年轻人的负担以外,没有更好的理由 丈夫钱锹书和女儿钱瑗去世近20年来,杨先生似乎总是准备“我们三个人”团聚 离开之前,她和大家一一告别 对身边的亲戚朋友,她前后送了一份小礼物作为纪念 这些礼物有文房四宝、书籍墨宝、小古玩器物、《杨缨全集》等 吴学昭在纽约麦克米兰企业1928年版的thegoldentreasuryofsongsandlyrics (《英诗荟萃分析》)和杨先生的捆被抄录在风雨大作的丙午丁的未成年唐诗宋词中。 杨先生把一张字、十一张毛毛纸习字和平时使用的大圆砚和横线一起竖写,把抄了很多钱诗的笔记本送给马文蔚 她把古董瓷碗给钱媛的学生女儿张雯 收到其他礼物的人不在少数吧 晚年,杨先生看到所有的虚名,害怕得不可避免,该得到什么或不该得到什么,她都拒绝了 吴学昭文案举了三个例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她荣誉学部委员,她不去领证书,也不提到讣告 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通信报告杨先生当选第二届中华文艺奖获奖候选人,修订组委会草拟的个人介绍,提供照片,她回答说“自己没有资格”。 谢谢你! “年,在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的来信中,恭贺杨当选为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名誉院士。 接到这个消息,杨先生去写了两次信,不要坚决这个荣誉 她在第二封信中说:“我现在103岁,走到人生的边缘,看书让自己开心,内心安静,像水一样,每天进步一点,想度过每一天。 荣誉、地位、特殊权利等,对我来说已经是身外之物了。 杨先生说,金钟书去世后,自己成为了“钱辩主任”,一个人“打扫现场” 她要完成金锹书和金瑗生前未完的工作 然后,她回顾了一生,说:“一生的错误也积了一大堆。” 清洗之前,带着满是灰尘的世界污垢,不能“回家”。 “我必须洗完这一百年的污垢回家 “对她来说,任何荣誉、地位、特殊权利、物质财产,都自然成了身外之物 结束这个世界的东西,蔑视人类的欲望,她可以出去旅行 年5月初,去世的当月,杨先生在医院冷静地对人说。 “我做的一切都结束了。 没有遗憾的事。 活下去很辛苦……”她反复说,即使发生事故,也不要进行急救治疗。 她最后走得很快很平稳,不要挥霍,不要浪费医疗资源 阅读原文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杨绛:去世前散尽身外物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