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1字,读完约4分钟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走在路上,突然看到熟人的脸,目不转睛地发现自己错了。 对方可能只是像上帝一样,或者和自己认识的人有相似的特征。 那么,世界上可能有两个人不是双胞胎却长着同样的脸?
“完美替身”存在的概率有多大
就像双胞胎中也有龙凤胎一样,不仅是同一性别的陌生人,不同性别的陌生人也可能长得很像。
利用先进的社会交流网络,跨越多个国家,摄影师弗朗索瓦·布鲁姆真的发现了很多陌生人“双胞胎”,拍下了他们的照片。 这部摄影作品被称为“我们不是双胞胎”,长相非常相似的非双胞胎有200多人参加。
他们不是双胞胎,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长相像复刻一样。 看到这里,你也产生了找到另一个自己的冲动吗? 还是开始担心有人利用自己的“替罪羊”出轨? 首先别着急,事情没那么简单。
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普及到各个行业,从手机解锁到电子支付,都是通过刷脸完成的,非常方便快捷。 这一切都是基于每张脸都是独一无二的基础上的,即使是双胞胎的脸也有微妙的差异,看起来相似的陌生人不能说是两个人。
那么,与自己大致相似的另一张脸存在的概率有多大?
从美军数据库中获得4000张不同的面孔后,科学家泰根卢卡斯测量了他们8个重要的面孔识别特征,如双耳之间的距离,最后得出结论,这8个面孔特征在两个个体面孔上完全一致的概率不到1万分之一。 而且一张脸的特征在8个以上,找到你“完美替身”的可能性更小。
大脑如何识别脸部?
虽然很难出现完全“复制粘贴”的面孔,但实际上在世界70亿以上的人口中,经常会发现两个人面孔相似的人,网上也有不少面孔与名人碰撞。 仔细一点就会发现,他们只是给人一种整体相似的感觉,只要一个个地分解细节,就会发现很多不同。
这是因为,大脑在进行脸部识别时,并不是将细部(例如眉弧、瞳孔的颜色)逐个分开进行评价,而是首先从整体开始,例如只要发际线的轮廓、肤色、五官的配置方法大致接近,“这两个个体就会看起来很像” 然后,大脑会关注眼睛、嘴和鼻子等局部特征。
我们的大脑首先通过梭形回脸区域将各脸部特征联系在一起,即使一张脸部的局部细节发生了变化也能识别。 也就是说,虽说朋友换了发型、修了眉毛,但一般也无法分辨对方。
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现在科学家们鉴定了50多种可能与面部特征有关的基因,如眼睛到鼻根的距离等。 在有限的基因数量下,理论上如果组合次数足够的话,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
但是,一张脸所含的新闻量非常大,从五官、肤色到毛发在人群中高度多样化,多个特征的形成也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的,也可能有许多复杂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如果加上亚洲人的黑发、黄色肌肤,以及足够的人口基数,决定脸部特征的基因很可能会变成相似的组合,因此,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伙伴可能比较容易。
面孔的多样性来源于爱“看面孔”
一般来说,人脸重复的概率很低。 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的面部特征比其他动物更加多样化,这样的进化结果与“看面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密切相关。
例如,企鹅在我们看来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看过bbc纪录片的伙伴们,企鹅育儿区聚集了数千万只企鹅宝宝,它们看起来都一样。 如果企鹅宝宝混入了一群大企鹅中,企鹅的父母是怎么发现的呢?
逐个识别脸部,找不到宝宝的话,企鹅的父母会很累,但是幸运的是通过声音来识别对方,所以脸部特征上并没有迅速发展出多样性。
但是,与人类不同,脸部特征是普通人相互识别的最重要方法,孩子认识父母,大人寻找伴侣,不能“看脸”。 另外,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例如比手还丰富的脸部特征很难重复,便于我们编号。 由于面部特征具有遗传性,“看脸”也能让我们的祖先更准确地识别自己的亲人和同族成员,有利于生存。
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对长得和自己相似的人更有好感,认为对方更可靠,更有吸引力。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明,这可能是因为相似的面孔隐藏着可能的亲缘关系。 但是在人口庞大的现代,这种推测是行不通的。 虽然你已经是为对方分手多年的亲人,但是布里斯托尔大学的遗传学家说,即使长相相似,你们的dna相似度也可能和随机的陌生人一样。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世界上是否存在另一个你?”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