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0字,读完约2分钟

12月20日11时22分,随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号乙火箭成功发射,“天琴1号”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到太空。 “天琴一号”正常进入轨道,意味着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正式进入“太空试验”阶段。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 围绕中国空之间的引力波探测,罗俊于199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重力中心的洞穴实验室开始了基础研究布局。

具体来说,该计划将于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3架距全卫星一边约17万公里的等腰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上建设引力波天文台,检测引力波。

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组成研究组,开展了天琴空之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研,制定了“天琴计划”的实施计划和路线图。 中山大学于2002年2月21日正式公布了《天琴计划》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

根据天琴“0123计划”技术路线图,采取“沿途下蛋”的阶段性实施,利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手段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轨道验证,使中国空之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技术稳步成熟,最终

《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表示,“0123计划”已经进入“1”,“1”包括单一的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和单一的天琴探路者试验卫星,“天琴1号”卫星就是这个“单一的”。

年10月,国家航天局批准了“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工程项目”,该项目与天琴“0123计划”的步骤“1”相对应,因此命名为“天琴一号”。

据“天琴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张立华介绍,“天琴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国家立项、高校主导的技术试验卫星,也是国家正式立项的第一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试验卫星。 (记者刘志伟通讯员王潇潇潇漆小萍)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天琴计划”进入太空试验阶段”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