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2字,读完约8分钟

年5月23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华旗礼堂召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会上做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快速发展”的报告。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建设、第二部分应用宣传、第三部分国际合作。

、系统建设

(一)北斗二号

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已有5年半,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服务性能满足承诺指标要求,未发生服务中断,定位精度从10米上升到6米。

保证北斗二号系统持续平稳运行,未来两年内将进一步发射北斗二号备份卫星,确保服务性能稳定提升。

(二)北斗三号

年11月、年1月、2月、3月、半年内发射4颗北斗3号卫星,北斗全球系统网络建设进入高速公路。

目前正在进行组网卫星的轨道测试、系统集成和性能判断,初步结果表明卫星轨道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指标要求。

北斗三号增加了星际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发出更好的导航信号,是新一代铷原子钟和被动型氢原子钟相结合的方法,天稳定性达到了e-15级,整体性能大幅提高。

经过轨道测试,空之间的信号客户测距误差预计将达到0.5米,系统定位精度将达到2.5米至5米。 北斗特色的rdss服务容量提高了10倍,顾客的传输功率降低了1/10,支持手机应用。

另外,中英文空间信号b1c、b2a、b3i接口控制文件分别于年12月和年2月在北斗官网发表。

年还将发射北斗三号的一颗meo卫星和一颗geo卫星。 从2019年到2019年,共发射北斗3号meo卫星6颗,北斗3号igso卫星3颗,北斗3号geo卫星2颗,到2019年具备了全球服务能力。

(3)服务从北斗2号转移到北斗3号

北斗三号在技术体制上与北斗二号全面向前兼容,实现了性能提升和服务扩展。 在北斗2号到北斗3号的过渡过程中,可以确保老顾客的无意识,新顾客提高性能,最终实现技术的新老交替。

(4)全球连续监视判定系统

建设了由24个工作站和各类中心组成的基本系统,通过网络和高端智能手机终端,为广大客户提供原始数据、基础产品和监控判断新闻服务。

(5)强化系统

地基加固系统。 完成基本系统的研发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具备为客户提供广域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解决毫米级定位精度的能力。

天基增强系统。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按照国际民航标准开展建设。 年10月,bdsbas取得法定身份,l1c/a、l5两个频率点的3个prn编号(分别为130、143、144 )被正式分配。 目前,prn号已经固化,正在进行系统的测试和验证。

(6)未来的快速发展

推进以北斗系统为中心的综合pnt系统建设,到2035年建成空天地海无缝覆盖、高精度安全可靠、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系统,将时空新闻服务能力

(7)顾客体验评价

为了更好、更快地体验北斗3号系统服务,特别是b1c、b2a等新型信号服务,促进客户设备成熟,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这里启动北斗全球客户体验评估计划。 欢迎世界各地的客户和设备提供商积极参加这个计划。 该计划的具体副本和安排将于近日在北斗官网公布,有意愿的人士可申请参加。 其中,今年8月将对北斗三号客户体验活动所需设备进行对比测量,并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对比测量结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快速发展》报告全文”

二、应用宣传

北斗产业链完善,北斗在国家安全和积分行业标准化采用,为大众耗费行业规模应用,举办“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 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2550亿元,其中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为80%。 预计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到2000年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将拉动4000亿至4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快速发展》报告全文”

(一)基础产品;

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技术进入28纳米新时期,最低单片价格低于人民币6元,整体性能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实现了基础产品向高端产业的跳跃升级。 截至2004年4月底,北斗导航芯片模块销量突破6500万枚,高精度主板和天线销量占国内30%和90%的市场份额,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快速发展》报告全文”

(2)区域的应用

北斗广泛用于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等领域,服务于智能化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

500多万辆运营车辆在线,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车网络平台,与年相比,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下降了50%以上。 公安出警时间缩短近20%,突发重大灾害报告时间缩短1小时内,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提高两倍。

全国4万多艘渔船安装了北斗,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成为渔民的海上保护神。 北斗高精度服务已应用于精密农业、危房监测、无人驾驶等行业。

(3)大众应用

北斗群众使用触手,越来越接近老百姓的生活。 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多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高端智能手机标配北斗。 共享自行车搭载北斗,实现精细管理。 支持北斗手表、手环和学生卡,更方便和保护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北京为例,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安装北斗,实现北斗定位的500辆物流卡车和19000名配送员,利用北斗终端和手环接入物流云平台,实现实时调度。

为了应对高精度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培育精准的时空新闻生态环境,降低招聘门槛,使北斗系统提供的时空新闻成为大众触手可及、按需使用的公共服务。 兵器集团与阿里巴巴合资组建千寻位置互联网有限企业,搭建基于北斗的高精度位置服务运营平台,目前覆盖国内20个省市,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解决毫米级的高精度服务。 截至2009年12月底,各类顾客的访问量超过1亿人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快速发展》报告全文”

以融合为特征的“北斗+网络+其他领域”新模式,构建以北斗时空新闻为主要文案的新兴产业生态链,成为北斗产业高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习惯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国际合作

推动北斗系统国际化快速发展,积极务实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快速发展,更好地为北斗系统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一)双边合作

继续开展与各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的兼容性和互通协调、资源共享,为多系统共赢、全球用户享受更高效可靠的服务做出中国的贡献。

中俄合作。 年10月,中俄签署北斗与格罗纳斯系统兼容性和互通联合声明,开通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平台。

中美合作。 年11月,中美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性和互通的联合声明。

(2)多边合作

积极参加icg第十二届大会、sbas iwg第三十三届会议、联合国地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研讨会、美国航法学会ion gnss+大会、慕尼黑卫星导航峰会、第十二届莫斯科国际导航论坛等会议,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已经成为对中国乃至世界有巨大影响的大型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对世界卫星导航技术和应用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将于年11月在古都西安召开icg-13大会。 届时将与世界各国和相关组织的专家信息表达交流,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导航系统的繁荣。

在北斗系统获得国际海事应用合法地位,北斗正式加入世界移动通信组织标准后,去年10月,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正式被国际民航组织授予供应商识别号和utc识别号,为北斗星基增强系统为世界民航提供标准导航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快速发展》报告全文”

(3)服务世界

与东盟、东盟、非洲等国家和组织建立合作机制,举办“北斗亚太行”、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中沙卫星导航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近期,中国将继续面向与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以及东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组织开展多种应用合作的海外举办“北斗行”宣传活动; 在突尼斯建设了第一个海外北斗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

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也将于2019年上半年在突尼斯举行。 (宣传)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快速发展》报告全文”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