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7字,读完约3分钟
值得警惕的是,数码宠物投机属性强,游戏属性弱,在热潮过后容易乘坐过山车,就像不久前大火的旅行青蛙。
最近,小米区块链的宠物“加密兔子”正式上线,但线上很快就卖完了。 加密兔是小米企业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宠物饲养游戏,是继百度“莱特犬”、网易“招财猫”、360“区块猫”之后的国产区块链宠物游戏。
网络巨头纷纷推出数字宠物,究竟有何意图? 我认为笔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推测。
其一,卡位区块链市场是区块链技术的重头戏。
从去年开始,区块链技术火遍全球,从专业投资者到阿姨,区块链成为街头谣言的“网红”,被过度神化。 在这种情况下,各方面的资本纷纷加持,资本狂潮涌入也是有道理的。 传统的国内网络巨头,当然要进入区块链技术,率先进入区块链市场。
作为互联网之后另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区块链技术无疑具有非凡的创新意义。 但是,在大部分行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只有在游戏行业的应用比较容易,更容易产业化。 区块链宠物是这个新游戏的第一次尝试。
其二,区块链游戏还是很好的营销手段。
区块链游戏宣传当前各网站的其他应用。 网易“星”上线后,以获取原力值为理由,邀请客户扩大客户和采用“网易云教室”。 百度莱茨狗绑定百度金融,宣传百度钱包。 小米区块链的宠物“加密兔子”也可能成为小米的营销手段,帮助其他产品的销售。
其三,投机属性强,吸引玩家入场。
以前流传的游戏很重视娱乐消遣,但区块链游戏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 在玩家眼中,这些区块链宠物有固定的价格,将来可以赚钱。
基于区块链的结构,个体猫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属性,因此这类资产在几个组合中形成了较高的稀有度,变得昂贵。 最初的虚拟区块链是养猫游戏,由以太坊智能合约制作,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买卖和繁殖不同品种的电子宠物猫。 这个游戏爆炸后,虚拟电子猫在市场上的最高价格达到了340万美元。 从技术上讲,这些区块链游戏吸引顾客的本质是“唯一的”收藏属性和可以交易的投机属性。
值得警惕的是,数码宠物投机属性强,游戏属性弱,在热潮过后容易乘坐过山车,就像不久前大火的旅行青蛙。
其四,打出政策边球,规避法律风险。
去年,国内ico项目很火,创业者以各种名义建设网站,发行项目白皮书,进行融资。 去年8月,ico因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行代币权证等被监管层叫停。
在监管层对数字货币和ico进行严格监管之后,各资本开始观察以免对政策造成风险。 加密的猫和加密的兔子等游戏实际上是将数字货币物化,提高了游戏性。 比起ico和奖牌需要面对各种法律条款,区块链游戏拟人化方法更容易规避可能触及现实的法律风险。
发售了加密兔子游戏,小米也发售了自己的虚拟货币“米粒”。 饲养这些加密兔子可以得到米粒。 为了避免政策风险,在加密兔客户服务合同中,客户利用加密兔相关服务进行融资,从事加密兔、积分和法定货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买卖积分,定价为加密兔、积分 朱邦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小米上线“加密兔”需警惕“过山车””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