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纪宁)为解决小微企业注册难、办公资源稀缺昂贵、结算启动资金少等问题,北京市海淀区于2019年出台了《海淀区集群注册平台工作机制(试行)》,通过“集群注册”模式准确解决了企业注册难的问题。

“集群登记”是指多个企业以托管机构的地址登记住所,由托管机构提供托管服务形成企业集群的登记方式。除了这一基本政策,北京市海淀区还推出了孵化服务,通过免费住宿政策试点,在区级创业平台上提供免费住宿,平台与创业企业商定了两年的使用期限。

北京海淀:超过300家小微双创企业有了“集体户口”

随着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集群登记”方式登记的第一张营业执照的发放,“成熟”小微企业面临的登记问题和住房资源稀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批小微企业拥有了“集体户”,企业家拥有了自己的“梦想工厂”。

“实行‘集群注册’政策,可以免费为企业提供注册地址。在这个集群中注册的企业数量没有上限,只要符合政策要求,就有多少注册。”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科副科长安浩介绍说。

从事生物医学技术的创益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该政策的受益者。公司相关负责人许表示:“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当时,公司注册时,人少,规模小。我担心没有办公空间,我担心执照办不了。海淀推出了集群注册模式。我们立即安排跟进,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准备材料。短短几天,公司执照就完成了。”

北京海淀:超过300家小微双创企业有了“集体户口”

流程短,时间快,可以提供一定的办公空间。集群注册的魅力不仅吸引了国内企业,也使得海外创业团队层出不穷。

毕业后,金峻范,一个韩国学生,选择留在他熟悉的海淀,并成为第一个外国人“吃螃蟹”的“集群登记”政策。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中国和韩国创业项目的科技服务。当我们想成立一家公司时,我们担心昂贵的办公空间和我们的外国身份。”金峻范说。

金峻范没想到的是,他一申请,相关人员就按照“集群注册”政策顺利为他办理了营业执照。“去年是我们公司的创业年。在2020年的第一年,我们收到了许多客户需求,并成功组织了几次交易会。我们希望在海淀区经营好,做好中韩之间的合作。Exchange messenger。他说。

北京海淀:超过300家小微双创企业有了“集体户口”

由于政策带来的好处,陈创公司已经深深扎根在海淀,并准备做一件大事。“我们公司一直专注于这个项目。目前,海淀区已经建立了技术实验室,技术人员已经到位。现在我们更加实际了。”许对说道。

据了解,海淀区目前有两个“集群注册”平台试点运营单位,即海淀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和中关村创业街。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通过“集群注册”政策进行了注册。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政策,继续降低小微企业的科技注册成本,鼓励更多的双创新企业和小微企业落地生根,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资源,继续刺激区域创新和创业。活力。”安豪说。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庞博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北京海淀:超过300家小微双创企业有了“集体户口”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