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成都2月21日电四川藏区的生产和防疫情况是正确的

新华社记者周、、康

早春,川西高原的冰雪开始融化。村民们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逐渐忙碌起来,在温室里松土,在草地上修篱笆,还有一些村民也乘坐专车有秩序地到其他地方工作...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兰塘县,十里乡波巴村的一位村民多乌兰,这些天起得很早。充分利用天气,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分散在田野里忙碌着。多乌兰正忙着修理网上的栅栏,他的儿子们负责在田里捡起石头,用锄头平整土地。“早点做好春耕,种大麦和油菜籽就很方便了。”多乌兰说,现在有农业技术人员来指导这个领域,他想种植更多的土豆。据了解,春耕开始后,为了保证疫情的防控和春耕的准备,兰塘县已派出5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指导。

四川藏区生产防疫两不误

阿坝州委员会主要负责人表示,阿坝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改革发展,改善民生,巩固了藏区扶贫成果。目前,阿坝州已全面开展实用技术强化培训,培训技术人员252人,指导咨询服务26300人次;泉州组织运输种子187.85吨,农药84.52吨,化肥9356吨,农膜4200吨。

四川藏区生产防疫两不误

近日,阿坝州141名农民工乘坐“净土阿坝-春风行动”农民工返乡大巴,踏上了返回浙江成都和嘉兴的旅程。在阿坝州,最近大约有900名农民工将乘坐专车返回工作岗位。

在甘孜州理塘县,丰富的高原蔬菜每年都供不应求。最近,理塘县卓桑乡汉格村的村民回到当地一家农牧公司工作。经过严格的防疫程序后,姜洋在公司的温室里松土。"经过翻耕和育肥,你可以种小番茄."他说在这里工作每天挣100多元,足够补贴家庭了。

四川藏区生产防疫两不误

在川西高原,农牧民有序生产的同时,当地的疫情防控并没有放松,而是按照四川省的区域分类策略进行了更加准确的防控。据统计,除马尔康市发现1例确诊病例外,阿坝州其他12个县均为无现状病例,牢牢守住了“净土阿坝”,成为四川抗击COVID-19疫情最成功的堡垒。

四川藏区生产防疫两不误

甘孜州理塘县通过村圈、值日车广播巡回、微信等方式向农牧民宣传防疫知识,并按区域、分类进行防疫控制。截至2月19日,当地没有感染病例。甘孜州道孚县对疫区和非疫区的乡镇实行分级管理。在“五乡一镇”的72个村(社区)中,已确定了疫区的19个村(社区)和非疫区的53个村,并成立了228名先锋党员、7000多名干部职工、电网工人、志愿者等群体防卫和群体治理力量,进行日常检查和管理,防止社区沟通。

四川藏区生产防疫两不误

“川西高原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目前,在抗击COVID-19疫情的同时,我们正在推进水土保持、湿地恢复、草原荒漠化治理、干旱河谷治理、国家和省级干线公路绿化美化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坚决守护和建设“净土阿坝”的绿水青山。阿坝州州长杨自信地告诉记者。

四川藏区生产防疫两不误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四川藏区生产防疫两不误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