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79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行动!从四面八方聚集力量——春耕旅行团
新华社记者
春雷使万物生长。就在地震过后,现在在中国北方,冬小麦已经变绿了;在江南,油菜花盛开,苗圃里的秧苗长得喜人;在东北和西北,农民们正忙着准备农业材料。在防治COVID-19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各地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农忙生产。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正在聚集,人们在春天努力工作。
在希望的土地上播种
在广西桂林,智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2月11日复工后,这家农业龙头企业开始每天生产约10吨杂交水稻种子,除了供应当地之外,还销往湖南、江西、安徽等产粮区。
“种子是收获的希望,当农民有足够的种子时,他们不会惊慌。现在每个人都不厌倦加班。”该公司包装工人杨永光说。
该公司总经理刘永红告诉记者,种子应该在春天首先播种。如果种子没有及时到位,一些农民只能将双季稻改为单季稻,这样会损失一半的收成。现在,公司已经储存了400多吨大米种子,可以保证客户的需求。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冬小麦是夏粮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国农民每年收获的第一种作物。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能否搞好春田管理和春耕,直接关系到一年的粮食产量。
“现在小麦苗和土地水分都很好。浇水和施肥还需要20天,只需利用这段时间储备农药和肥料。”在河北省仁贤县,一个大的粮食种植者倪惠群,一大早就和工人们忙着把农业材料运到仓库。
46岁的倪惠群(音译)从农业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农民”,从事土地工作已有20多年。他的小麦产量高、品质好,其中技术是法宝——选择优质高效品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一喷三防”等技术,从播种到收获机械化作业。“今年,我们必须把这些关键技术付诸实践,争取好收成。”他自信地说。
手里有食物,但我心里没有恐慌。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调度,今年的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水分含量良好,秧苗生长好于正常,农民种植早稻和秋粮的意愿稳定,春播进度与正常持平。只要年轮紧紧相连,季节紧紧抓住,农民的辛勤劳动就会给田地带来新的希望。
黎齐保证不会错过农忙季节
春天花开了,现在是给果树修剪和施肥的时候了。在四川省黄建军仁寿县曹家镇梨园村,一名村民因疫情无法从工作地点回家。当他很匆忙的时候,村党委书记陈学良带领的“党员帮助小组”来到他的梨园,帮助他挖土、施肥、挑水和修剪。
“党员志愿者帮助村民抢抓春耕生产,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密切了党群关系。”陈学良激动地说。
面对疫情给农民带来的困难,当地成立了“曹家镇党员帮扶小组”。像陈学良这样的党员干部,很多都变成了“送货员”、“农技人员”、“推销员”,帮助农民购买农资,抢占春耕生产,解决农产品销售。
今年的春耕不同寻常。受疫情影响,农业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不畅。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简化车辆运输许可的办理程序,春耕材料和产品纳入日常生活用品保护范围。农业工作者、气象学家、交通人员等群体积极参与春耕保障。
在秦客庐江龙桥工业园,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数卡车上的磷酸一铵。这辆卡车装载的生产复合肥的基本原料重约32吨。他还带了大米、食用油和蔬菜,以便于在防疫和控制期间在车里吃饭和生活。
“90后”青年重返工作岗位后,在安徽合肥、江西景德镇和安徽蚌埠来回奔波,为化肥企业运送原材料。“现在很多企业开始一天24小时工作。在特殊时期,每个人都想做出一些贡献。我必须及时发货,这样我就可以尽快生产肥料供应市场,而不会错过农忙时间。”秦客说。
当核心技术遇到温暖心灵的力量时,
“柑橘树枝不应该太密集,应该在这里适当修剪,这样阳光可以分散在中间部分。”在广西博白县的一个柑橘种植园里,中化集团农业金奖讲师黄通过农业技术报告厅的网络直播为果农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花前管理技术课。“戒指什么时候剪?”“我们如何提高质量?”近7000人观看了“云培训”,并在线提问和回答。在柑橘树下,不时有活泼的“果园鸡”跑来跑去。
距离河北省临城县几千公里的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队长贾志华,也成了农业技术的“网红”。我们不仅通过手机视频向核桃种植者讲述了核桃种植的要领,还去王家冲村的核桃种植基地现场演示了拔枝修剪等技术。
“传承李保国老师的精神,让更多的农民学会科学管理,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是我们30名队员的共同心愿。”贾志华说道。
当扎根土壤、服务农民的精神与科学技术相遇时,就会产生一股新的力量。利用“网上+网下”形式推广农业技术,通过“不开会”的“云服务”购买农业资料,探索农业机械的新用途...今年的春耕故事既有科技的力量,也有农民的感受。
在安徽省古镇,每天都在下雨。景城农机合作社董事长陈和社员们给拖拉机换了发动机。疫情爆发后,他自愿参加当地的防疫工作,并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行预防和消毒。最近,他们用无人机“除草”了4000多英亩的麦田。
“看到这么多人加入防疫队,我也想做一名农业工人。防疫是非常重要的,农忙季节不应该推迟。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必须卷起袖子,努力投资热农业生产。”陈丽说道。
不要辜负春天,不要错过农时。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有丰收的希望,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对土地的承诺。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汇聚成最动人的乐章!(记者于雯静、江刚、白明山、陈建、何伟、王建、熊加林)
[我要纠正错误]责任编辑:齐修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行动!汇聚起四面八方力量——春耕群体巡礼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