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杭州3月8日电(记者徐顺达)“这种训练方法很好。你可以坐在家里学习技术,而不必四处走动。”几天前,浙江省常山县的一些农民观看了“再生稻生产技术网络课程”,并称赞这一“创举”。视频也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播放,这项技术也可以不折不扣地留在战场上。
这是春耕季节。大约在3月10日左右,再生稻将被播种,诸如选择什么品种、如何播种和育苗等技术问题需要及时教给农民。但是,由于疫情,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我该怎么办?
当地农业部门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首次有300多人参加了网络直播培训,包括该县的种粮农民和村干部,以及其他县市对再生稻生产感兴趣的技术人员。
在一个小时的网络直播课上,农业技术专家对再生稻品种选择、育种和移栽、肥水管理、机插和收获等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双方还可以进行在线对话和交流,学生收获颇丰。
令粮农高兴的是,培训班成立了钉子户小组,在今后的生产中会遇到技术问题,不仅可以与同行交流,还可以随时咨询专家。现在,美甲小组有500多名成员。
近年来,浙江利用互联网加快数字村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在线服务。
目前,浙江组织产业技术团队专家全面推广春耕和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在线培训资源,录制粮油、蔬菜、茶叶、水果、畜牧、花卉等12大类“百堂农业实用技术课”的微型视频,并通过“浙江农业云”应用和“云上智慧农业”应用指导全省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春耕和农业生产。
在浙江省嵊州市,三界永明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郑永明最近很忙。“过去开春之后,许多大的粮食种植者会来我们这里购买农业机械。”郑永明说:“为了预防和控制疫情,我们现在通过电话和微信订购商品。对于那些想上门的农民,我们也劝他们在‘网上’联系,避免面对面的接触。”
嵊州市三界镇友谊村村民陈,是当地著名的粮食种植者。他长期承包土地在其他地方种植粮食,面积超过4000亩。这次,他通过微信从合作社订购了一些农业机械,花了16万元。
“虽然现在它受到了流行病的影响,但耕种季节不应该弄错。购买农业机械的准备工作应尽早进行。”陈对说道。
目前,合作社已通过“零接触”方式与20多个农户签订了农机供销协议,向他们提供春耕急需的大中型拖拉机、新型履带拖拉机等农机,总金额近200万元。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浙江“线上”服务助力春耕备耕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