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日电围裙总指挥丁在“关键”时刻施展才华

新华社记者俞佳

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敞开的停机坪上,凉风吹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睛。50岁的丁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顶风行走,手持对讲机,注意飞行安全。他锐利的目光不时投向引导车、隔离栅栏和其他设施...

自3月20日起,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成为近期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的首批入境点之一。丁在国际飞行支援基地担任停机坪指挥官。从航班降落后的运行保障,到运送热乘客的救护车,再到运送密切接触者的大巴车,丁要时刻关注每一个环节,确保安全畅通。

停机坪总指挥丁云江:“危急”时刻显身手

在安检工作开始前,丁对进行了检查,发现公交车的停车位上有一滩不明液体,等待密切接触者转移。"恐怕汽车漏油了。"他俯下身,用手指蘸了蘸。那是柴油。

公共汽车停车位靠近航班停车位。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他迅速要求在场的几名司机不要发动车辆,并迅速联系机场运营指挥中心,立即派消防队到现场。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消防车已经准备好进行处置。

"故障车辆不能停留在飞行区."丁果断安排消防车护送泄漏的大巴出飞行区。目睹整个过程的现场安保人员纷纷称赞机场的快速应急能力,并在后续工作中更加密切地配合。

3月23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首次保证了两个国际航班。在机场最西边的2号停机坪上新设了隔离区和行李领取区。然而,接送乘客的车辆需要穿过停机坪。如果他们不严格按照引导车辆,这将很容易影响正常的飞行滑行。

“现在是半夜两点钟,要完成一天的任务,回去休息,但我不能一遍又一遍地睡觉。”丁对如何消除停机坪的运营风险充满了思考,干脆坐在床上,回忆起机场的每一个路口。他突然想到2号停机坪北侧有一个货运防火梯,可以暂时打开。第二天早上,他的计划被证实了。新通道开通后,保证时间缩短,安全效果立竿见影。

停机坪总指挥丁云江:“危急”时刻显身手

“从功能角度来看,2号停机坪是一个临时的‘国际航站楼’。”他说,客运问题解决后,他协调为残疾乘客运送了50辆轮椅,并建议上级部门安装两个遮阳篷、移动厕所和设立警察工作站...各相关单位对场馆进行了集中布置。

这时,已经连续五天辛苦丁了,单位领导打电话来请他休息半天。“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协调,你不能把你的工作当成‘生食’。”丁说,他继续在前线指挥,二号停机坪很快就布置好了。看到这个区域布置整齐,环境整洁,操作合理高效,就像欣赏自己的杰作一样令人愉快。

停机坪总指挥丁云江:“危急”时刻显身手

丁没有义务直接为乘客服务,但他总是喜欢热情地帮忙。在一次安全任务中,一位刚拿到手提箱的老人吃力地移动着,丁和主动帮老人提着行李,帮他上车。匆忙中,老人什么也没说,只是竖起了大拇指。

丁的妻子也是“老民航”。两人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他的妻子最近来到呼和浩特,用三个新鲜的馅料包他最喜欢的饺子,但他们只能被送到酒店外面,在那里安全人员将他们隔离。因为他长时间工作必须穿防护服,所以去厕所不方便。丁上任前,只吃鸡蛋,但饺子被放了出来。

停机坪总指挥丁云江:“危急”时刻显身手

“保证任务完成后,我一定会送一束花、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一个好饺子给我的爱人。”丁对说道。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停机坪总指挥丁云江:“危急”时刻显身手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