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3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西宁5月4日电(记者张子琪)上午8点,张海霞来到办公室,查看了前一天收集到的外省返青信息后,向街道办事处报告。
目前,这位30岁的女同志圆脸上挂着微笑。她叫张海霞,是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东台社区的一名工人。“五一”期间,她和同事轮流值班,承担了返乡青年人员的登记工作,并为其发放了返岗和返校健康证明。
“从1月25日开始,我们社区一共统计了10个人,他们对辖区内的22栋建筑和4899户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每个人每天都要走3万多步。从早到晚,每个人都像陀螺。”东台社区党委书记赵说:“比较忙。她还负责整理每天上报给返青人员的数据。只要辖区内有人回西宁,她就停不下来。”
张海霞是东台社区最年轻的工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和同事在家登记,为居民跑腿送货,随时随地查看返乡青年的信息...但他们把刚满一岁的儿子和远在湖北的丈夫留在了身后。
几年前,这对年轻夫妇想带他们的孩子去湖北看望他们的岳母。后来,由于在张海霞工作的需要,三个人的旅行成了她丈夫一个人的旅程。转眼间,4月23日,张海霞像往常一样从街上查看了归国青年的信息,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映入眼帘。”我拿出手机,反复确认。真的是他!”张海霞捂着嘴笑了,眼睛闪着闪亮的光。她立即拨通了丈夫的电话,说了第一句话:“先别回家,按规定的程序去!”
35岁的何薛瑞在谈到因社区工作而“失去家人”时,在所有人眼里都是“第一”。作为西宁市城北区西站街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在防疫期间几乎没有回家。“为了在第一时间做好返青人员的登记工作,她晚上会睡在办公室,当她的爱人想她时,她会来办公室看她。这个同志太实际了。”西客站社区主任王雪琴说:“五一假期我强迫她休息,她就回家了。”
何薛瑞是“社区的新人”。2018年开始在社区工作时,她没有多少经验。然而,为了保住“防疫第一线”,她加班加点挨家挨户地调查防疫控制情况,社区居民对她大加赞赏。她被评为“城北区防疫工作先进个人”。
何薛瑞说,虽然疫情现已得到控制,但我们仍需保持警惕,防止输入性病例。“为了更好地掌握社区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情况,我们将辖区内1437户居民分为4个网格。通过发挥社区网格管理的作用,无论是从国外引进还是从外省引进,我们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它。”
从收取水费到疏通管道,从宣传国家政策到提供便利服务,从调解居民矛盾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些在社区工作的年轻人从未怀疑过这份工作的价值。
“这次疫情过后,我不仅看到了这些年轻人的能力和热情,也看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赵说,他们不仅在紧急和危险的工作面前毫不退缩,而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夏海擅长电脑。在此期间,她总结的所有报告都没有出错。”
“基层工作从来都不简单。家人的支持和群众的理解让我面临困难。作为一个“90后”,我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来预防和控制疫情,这意味着我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张海霞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社区“疫”线的年轻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