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8字,读完约4分钟
5月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中国程心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和中国能源市场展望在线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小勇;中国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能泉;陈卫东,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首席研究员,东方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研究室主任王永忠;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大权力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黄晴,山东储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程心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先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王伟主持会议。
王永忠就全球原油市场形势和前景发表了主旨演讲。他预测,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原油年需求量将下降约1000万桶。2021年将出现强劲的复苏增长,比2020年高800万桶,但仍比2019年低200万桶。2022年,日需求量将恢复正常增长,比2019年增加100万桶。一些主要原油进口国利用低油价增加战略储备,这将有助于减缓原油需求的下降。
黄小勇就疫情形势下中国油气政策调整和企业应对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COVID-19的肺炎疫情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影响已经从今年开始显现。目前还不清楚它将对未来世界产能、资源配置和全球供应链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并深入分析。目前,中国的能源政策有必要根据新形势进行适当调整。首先,中国应该利用低油价扩大国内战略石油储备,有序放开中国民营企业的石油进口权。第二,应该进入吗?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缩小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差距,减少空.寻租和套利第三,我们可以考虑借此机会引入碳税,这有利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第四,适当调整中国的能源外交政策。第五,大力推进石油天然气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企业应对措施方面,黄小勇提出油气企业应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同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海外投资的市场和政治风险。中国石油工业体系也应逐步改变上下游一体化的格局,通过分工和专业化提高效率。此外,在疫情影响下,应特别关注中小油气企业的生存困境,政府应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
陈卫东在评论中指出,拥有1000万桶石油生产国的三个俱乐部,即美国、沙特和俄罗斯,正在主导全球原油市场的谈判、限产、减产和价格决定过程。作为最重要的石油消费国,中国应该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王能全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原油储备增加,进口保持正增长,这有助于全球油价的稳定。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石油储备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看到美元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避险资产。只有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才能更好地推进天然气人民币战略。钟认为,在全球低油价环境下,存在投资并购的机会。近年来,一些国家颁布了法律法规,加强对中国企业全球收购资产的审查和控制。中国应该增加在全球能源治理领域的发言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
黄晴说,目前,国际油价是在国际资本做了越来越多的空之后的均衡价格,国际油价已经下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未来,随着需求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原油期货应该是一种风险对冲工具,而不是投机工具。刘先云表示,国际油价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徘徊在低位。在低油价环境下,我们应该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通过征收碳税和补贴可再生能源来抑制化石能源的消耗。与此同时,国际石油市场结构和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为推动人民币石油天然气战略创造了机遇。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疫情下全球和中国油气市场展望与应对线上研讨会举行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