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9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合肥6月6日电:非同寻常的种植,非同寻常的收获——中国主要夏粮产区夏收观察

新华社记者

种上芒后,小麦是金黄色的。目前,我国夏粮的主要作物冬小麦已进入集中收获期。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丰收在望。

面对暖冬、COVID-19肺炎疫情、病虫害等一系列风险挑战,各地通过非常措施帮助农民,努力降低疫情对夏粮生产的影响,取得了积极明显的成效。重返仓库的收获是对辛勤劳动的回报,也是中国迎接挑战、开创新局面的基础。

历尽艰辛:镰刀很难打开

如今,蓝天下的金色麦田在江淮大地上光彩夺目。

“今年,小麦从种植到收获遇到了许多困难。我没想到收成会这么好,亩产量比去年高了200公斤。”张海清是安徽省定远县的一个大粮食种植户,他多年来转让了1200多亩土地,种植了小麦,今年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种植和收获冬小麦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作为每年收获的第一茬作物,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疾病和虫害。

张海清的小麦种植于去年10月,今年5月28日开放。“种植时发生了干旱,很难种植小麦。当我回到青田,我遇到了一个流行病。”

“县里给了我一张运输农资的绿色通行证,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微信群及时提供信息,并开出个性化的‘田间管理处方’。”张海清说,多亏了“及时雨”政策,小麦得救了。

自5月下旬以来,天气一直很好,主要的小麦生产省份都相继开了镰刀收割。截至6月4日17时,安徽省和河南省分别收获小麦4049.6万亩和6900万亩,收获进度分别达到94.2%和80.7%。

在河南省新蔡县李桥回族镇狮子口村,石建忠一家收获了16亩小麦。看着儿子忙着联系收割机和谷物经纪人,钟龙当父亲的时候真的很开心。

当疫情严重时,小麦正好处于“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一个老少皆宜的家庭在家,他们不能失业。当时,中龙日夜担心。“这些亩地的收成不好,今年的日子也没指望了。”

幸运的是,村干部及时联系了农资供应商。第三天,农药被送到村门口的防疫控制卡点。

“过去,当我儿子出去工作时,‘一喷三防’往往不到位。今年时间充裕,杀虫剂也不短缺,但这是以脚踏实地的方式进行的。”捧着金黄的麦粒,钟龙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的疫情给小麦生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除草、施肥、防结痂不能耽误,否则产量会受到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学院教授董说:“在很多考验下,很难获得好收成。”

帮助丰收:制定政策并通过科技加强援助

春耕伊始,疫情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系列非常规政策措施相继实施,确保了战争的“流弊”和生产的“两个错误”的正确。

3月2日,中共中央应对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发布了《当前春耕工作指南》,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制定有区别的防控措施,而不是“一刀切”,开放农业物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耕地等封锁点。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起了争取100天夏粮丰收的行动。

不寻常的耕耘,不一般的收获——我国夏粮主产区夏收观察

一个计划,九点实施。各地积极行动,准确实施,明确解决办法,确保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物资的供应。

"今年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领导、投入和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安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主任卢仕仁说。

收割、秸秆回收、旋耕和再播种,现代农业机械使小麦收割变得简单。

在河南省邓州市小羊营镇安中村,大型收割机率先将金黄色的小麦“吞”进麦茬,然后用打捆机回收麦秸,施肥和旋耕机械交替作业,让种植者种下了秋收的希望。

河南首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保证现场农机服务。该公司总经理沈兴信表示,约400亩麦田的收割和播种作业可在8小时内完成。"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最大限度地稳定生产,提高效率."

植保无人机、农业物联网、专家在线咨询等新型“云”农业模式,给传统农业带来了高科技的“千里眼”和“千里眼”。

刚刚收割完2200多亩小麦,安徽省怀远县的一位大粮食种植者商岳(音译)正忙着旋耕和整地,准备直播水稻。

“我每天通过手机实时监控地里的作物,发现病虫害,这样我就可以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尚岳说,网上咨询解决了疫情期间的许多问题。“小麦在生长期长得很好,但田里有杂草。专家们通过移动视频给出了一个剔除计划。”

“云”农业的早期采用者不断涌现。

在山东省夏津县新生店镇东风村,种植粮食多年的李启和正在学习用手机控制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这使他能够“用一个小小的手机给土地灌溉施肥”,节约水肥。"有了这套智能农业设施,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能把土地翻个底朝天."李启和说道。

不寻常的耕耘,不一般的收获——我国夏粮主产区夏收观察

“好粮食”是卖不出去的,但质量带来好处。一些主产区积极实施农业供给结构改革,推动农业由增产向优质转变。

去年,河南省单城市的一家大型粮食种植企业黄俊飞(音译)与该企业签订了一份订单,小麦收获后被直接从地里运到加工厂。“现在是订单农业。我们为企业种什么样的小麦?一磅小麦卖2美分以上,这是不卖的。”黄俊飞说道。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厅种植管理局局长张伟说。2019年,安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53.4%,比上年增长14.4个百分点。

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收购、优质生产

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六个保证”中,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是重要任务之一。

国家粮食局储备粮部部长秦表示,从各方面看,夏粮生产形势良好,有望获得丰收。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购买量也将稳步增长。

为实现“有人收粮”和“有仓收粮”,地方粮食部门提前规划和部署夏粮收购监管,确保夏粮有序收购。

“一些地方仓库容量紧张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小麦收获之前,全省各地都在忙于仓库和跨地区仓库,以确保有足够的仓库容量来实施可能的市场收购。”河北省粮食局局长杨说。

山东省汶上县及时搭建了银企对接平台,做到了“有钱收粮”。通过“卢丹惠农贷款”、“黄金种子收获贷款”等一系列信贷产品,全县118户粮食业户提前筹集购买夏粮。

收购和生产同时进行。为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各地加快实施“土地蓄粮、科技蓄粮”战略。

最近,安徽省要求围绕粮食生产目标实施粮食补贴政策,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引导农民尽可能扩大一季稻、夏玉米、夏大豆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豆类等杂粮生产,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完成。

中国农业大学在衢州县王庄村成立了一所小型科技学院。研究生们在村里驻扎多年,推广农业技术,帮助实施“水肥倒运、整地精播”三项技术,使粮食大种植者王志成更有信心。“节约三分之一以上的水和肥料,节省劳动力,产量不会受到影响。”王志成说。

不寻常的耕耘,不一般的收获——我国夏粮主产区夏收观察

河南省南阳市万城区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王表示,农村土地以托管和流转形式集中的速度正在加快,适度规模经营正在逐步普及。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可行途径。

不寻常的耕耘,不一般的收获——我国夏粮主产区夏收观察

安徽省在35个产粮大县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重大灾害保险试点,政府补贴保费的80%。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在高基数的情况下又出现了疫情,仍能保持稳定高产。“中国粮仓”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交出的“高分答卷”也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了信心。

董赵蓉说:“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不仅是对本国人民的责任,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记者戴群、陈尚英、蒋刚、宋晓东、范、白明山、、马、王海岳)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不寻常的耕耘,不一般的收获——我国夏粮主产区夏收观察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877.html